天天看点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点亮自己、照亮世界,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最近视频号上G姐对妈妈的一段采访火了。

视频中的G妈妈,温柔知性,却又坚定自信。如果不是G姐自己爆料,真的很难看出G妈妈的原生家庭是如此的不幸。

从记事起,G妈妈就一直在父母的争吵甚至打架中度过,直到9岁,父母终于离婚了。

此时,父母之间的战争虽然结束了,她和弟弟却没人要了。父母双方也很快组建了新的家庭。

所以童年的G妈妈很少看到父母,和奶奶一起生活的过程中,父亲至少还给生活费,妈妈却基本看不见。

再加上那个年代,很少有人离婚,所以G妈妈父母的离婚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大事,姐弟俩不免遭受到很多异样的目光。

而奶奶为了养活姐弟俩,要补贴家用,对姐弟俩也疏于管教。

父母的离婚,让G妈妈很早熟,从小就明白“她凡事只能靠自己”,而被父母抛弃,除了让她不开心,也让她在面对冲突时没底气,不愿意和人打交道。

虽然G妈妈想躲避人群,可奶奶却好面子,常常被教训不懂礼貌。

所以童年的G妈妈,虽然成绩好,也一度走到几乎自闭的状态。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就像心理学家阿德勒的那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拿到这样的童年剧本,没人爱没人管,感觉不学坏已经难得,但G妈妈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写了人生。

虽然其中辛苦视频中没有细说,但从G妈妈每每对原生家庭客观理智的分析中,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其实能够逃离原生家庭的不幸,甚至最终考上哈佛,和G妈妈的种种信念分不开。

01 关于亲子关系,需要课题分离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在视频中,G妈妈说到:对我们来说,父母只有这一个,也没得选,但父母的感情终归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没有处理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听到这句话,真的忍不住要为G妈妈鼓掌了。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曾提到一个观念——课题分离,简单说就是一件事情的后果由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而对于别人的课题,我们要学会分离看待,不去干涉。

G妈妈对父母离婚这件事情的看法,就是很好的课题分离。父母离婚了,是因为他们自己无法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作为孩子的“我”引起的。

看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因为很多时候,作为孩子,会成为一个家庭的黏合剂,而父母之间的矛盾也免不了会把孩子拉进来。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就像电视剧《女心理师》中的女孩尤娜,因为敏感的觉察到父母之间关系变化,所以她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坏孩子”,和同学打架、因为偷东西进警局,故意把自己弄感冒,伤害自己。

如此种种,都是为了让父母把焦点集中到她身上,而不是父母之间本身的矛盾上。

所以在亲子关系中,我们更需要课题分离,不要强把父母的责任揽到孩子身上。

就包括被问到因为小时候见不到父母,G妈妈会不会恨他们时,G妈妈也很客观的说,父母不来看她,是父母自己责任的缺失,并不是作为孩子的她不好。所以她从不怀疑自己。

也正是因为G妈妈的这种信念,所以在成年后,G妈妈才能和父母,甚至父母各自的重组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就像G姐自己感叹的,无论大小节日,她们家都很忙,因为她有两对姥姥姥爷。

因为分离,所以谅解,因为分离,所以不自疑,只有内心没负担,才能有所选择,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02 关于原生家庭,不能当借口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关于自己的家庭,G妈妈在视频中说到: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其实很正常,但人更重要的是不要以此为借口。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

年初回老家时,被表妹的状态吓了一跳。毕业3年了,她一直待业在家。在她们家见到她时,她穿着睡衣,完全不修边幅,整个人也比上学时胖了一圈。

后来了解到,自从她大四父母离婚后,她状态就一直不太好,毕业后虽然大姨也想过办法送她到企业上班,可每次都干不了几天就辞职了。

她总觉得都是父母的错,他们不该在她人生的关键时刻选择离婚,让她一次错过次次都错。

其实当表妹把自己人生过得不好归罪于父母之后,因为作为过去式的原生家庭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她也很难改变了。

但我们会发现,凡事总有例外。就像视频中的G妈,原生家庭也不好,童年时争吵不断,9岁后又被父母抛弃,如果要找借口,她一定可以有很多。

但在视频中,G妈妈每每提到父母,却没有抱怨,反倒很客观,充满了对父母的理解。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或多或少有问题,而只有不把原生家庭当借口,我们才会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开始改变自己。

03 关于人生责任,要主动承担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关于人生责任,G妈妈在视频中说到了2点:

一是我们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特别是那些不喜欢却必须做的;

二是不要总是盯着父母的那点错,而要想办法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的人生,如果认识到原生家庭有问题,就主动去改变。

对于担负起自己的人生责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

上学时,虽然父母离婚,没人爱没人管,她内心感到空虚,但即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学习,她明白作为学生的责任。

后来姥姥重病,G妈突然就原谅了父母,毕竟有什么比父母健在更重要的呢?

所以后来她主动拿回选择权,父母不见她,她就去见父母呗,才有了后来逢年过节有好东西就给父母送去,慢慢和父母关系破冰,到现在和两家人关系都很好。

我们都想选择喜欢做的,但人生中更有许多应该做的事,承担起那些不能逃避的事情,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情感上成熟的人。

就像《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中曾写道的:一个情感上成熟的人,不仅应该能够在感情上跟别人接近,而且要做到不被别人的意见、需求和评价所左右。

觉得应该就努力去做,不去在乎对方是否改变,这需要强大的内心,更需要很多包容。

04 关于成长,读书改变命运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在视频中,G姐也讲到了G爸的成长故事。

G姐的父亲是个内心丰富但不善表达的人,再加上年轻时忙于事业,所以小时候对G姐严厉多过温情。

直到G姐离婚,G把却突然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对不起G姐,因为小时候太过严厉,疏于对女儿的爱护,才导致G姐遇到一个稍微对她好一点的人就跟着跑了,婚姻不幸。

就像G妈自己总结的:父母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就意味着总有人学的好,也一定有人不及格。

这让我想起了《请回答1988》里的一个镜头:善德爸爸一次忽略了善德的生日,过后找到她时语重心长的说,“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

谁说不是呢?作为父母,想成为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一定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而学习,也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不二法门。

G妈之所以能够从原生家庭的不幸里逃离出来,和她爱看书不无关系。

父母刚离婚时,G妈也恨过,甚至一度自闭,但看书却为她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门。

书中的很多道理,让她对父母的事情释然,也让她变得包容,接受一切,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从被父母抛弃到考上哈佛,这位母亲的经历,告诉我的4点人生道理

所以,当我们面对亲子间的矛盾,能够做到课题分离,区分清楚是谁的责任,不过分怀疑自责,人生就会少了很多内耗;

当我们面对原生家庭,能够直面问题,担负起自己的人生责任,主动选择承担,改变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当我们坚持成长,通过学习、读书,不断开阔眼界,不仅会对世界更包容,也会拥有更多幸福的可能。

虽然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但就像视频的最后,G姐总结的:人生都是选择题。

是的,我们的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人生一定有着深刻的影响,但这个“命运”是否生效,还是要看我们具体的选择。

欢迎关注 光昭亮教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