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加载...
1949年,由中央新电影开创的《新中国周刊》登上银幕,标志着中国新闻杂志电影的诞生。1955年,《新中国周刊》正式命名为《新闻简报》。在电视普及之前,它是"新闻广播"的电影版。从1949年到1993年,时事通讯以胶片形式记录和传播新闻和重大事件。那些出现在时事通讯中的人今天仍在影响着我们。
1950年,一场大洪水给新生的共和国带来了考验,影响了淮河上中游的1300多万人,淹没了4000多万英亩的土地。中央新片1951年《新中国周刊》用镜头记录了当年淮河管理的场景,人们想要改变世界,重现山川。包括22岁的李秀英在内的26名农场妇女组成的"突击队"与男子竞争"用平载捡土"。
主动报名参加志怀项目的李秀英,在工人眼中是个"女人",不会懒惰。1951年国庆节那天,她作为全国执政的淮河级劳动模范登上天安门塔观看仪式,也作为英雄出现在纪录片《必须修淮河》中。纪录片在全国上映后,李秀英与丈夫重逢十年。
一对普通的农民夫妇,怎么在时代的洪流中成为光辉的名字,在淮河岸边留下了一句好话?
中央电视台新闻邀请您观看新闻简报
看看时代偶像的故事
阅读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传承
主管耿志敏 朱勤义 刘伟 刘洋
制片人 彭世然 韩仁伟
编辑:闫倩
提供剪辑
规划|刘 伟 旭 安军 李金轩 王南 玉 腾龙 王帅天
画外音 李春
海报|高玲玲
动画|李文焕 冯静 谢
编辑|王帅天
协调人 刘伟 张博 张云轩 刘玉轩
图片来源:邓庆彦 徐宇 薛 刘伟 张春轩
制片人 杨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