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6.2级地震成因分析

王山雄,福建省地震防灾中心主任

李祖宁,福建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11月26日.m 7时57分,台湾海峡南部(23.28oN,118.60oE)发生6.2级地震,深度20公里,福建沿海地区普遍感受到。截至11月29日.m 8日,已记录了199次余震,包括20次3级地震,8次最大震级为ML4.9的地震(图1)。6.2级地震位于台湾海峡北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周围地区历史强烈地震较为活跃,震中在1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5次地震13次,6次地震1次,7次地震1次,9月16日地震最大, 1994年7.3级地震,距这次地震约33公里(图2)。此外,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还发生了1604年泉州海外7.5级地震和1918年广东南澳海7.3级地震,6.2级地震是整个东南沿海地震带5.5级地震平静近24年后的第一次强震。

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6.2级地震成因分析

台湾海峡位于台湾造山带的前滩,从北到南,逐渐从典型的大陆地壳到海地壳,即从亚洲大陆的边缘,进入南海板块。因此,在台湾西南海,其地质构造变得更加复杂,从更稳定的大陆边缘开始受到马尼拉海沟样的影响。现代福建沿海地区最活跃的两个断裂带(东北至海岸和西北母线断裂带)位于台湾海峡。沿海断裂带是台湾海峡西侧海域强震地震构造,大致分布在福建海岸50m等高线附近,与海域水下岸坡转弯带重合,长约500公里,裂缝一般在东北偏东北30~50度, 总体趋势向东南,倾斜度较高。它由几个亚断层斜柱组成,由西北裂缝隔开。公交断裂带是指广东东南向陆地地区一组西北断裂带,从台湾海峡向台湾南端延伸,位于台湾海峡南侧,从闽元河流域延伸至台湾高雄,从广东潮屿盆地延伸至台湾岛以南水域。

6.2级地震源机理的解表明,地震在南北向和近东西方向上存在两个可能的断层平面(图3)。震中附近有三组主要断层(图4):东至东沿海断层东山海外段(F1-5)、西北向西凸起南缘断层(F2-2)(母线断层)和近东北东山上交东缘断层(F3)。

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6.2级地震成因分析

根据能量振动分布图,近南北分布(图5),初步确定的6.2级地震结构为东山上行东缘断层。东山隆起东缘断层位于东山隆起与厦门洼地之间。综上所述,确定6.2级地震断层的性质为左旋,断层水平向近南北方向,倾角接近垂直,主压力应力轴为西北-东南,与菲律宾板块运动方向一致。

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6.2级地震成因分析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7.3级地震。来源机制表明,7.3级地震的断层性质为正断层,主断裂方向为西北偏西,母线断层沿同一方向带走。早期正断层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它形成于南海张开裂期,然后由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汇合而转变为滑移基断层活动,这与台湾西部地区的深部地震构造非常相似。6.2级地震与1994年的7.3级地震一样,发生在第三纪元前陆地盆地的边界断层带。在该区域,一般第一主应力是垂直的,导致正断层,由于与板块边界的距离,三主应力间隙不大,而前缘的陆地可能允许主应力交换分流,使第二主应力进入垂直方向, 然后会发生滑移机制,这是这次地震滑溜性质的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