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妈妈,我没有偷钱”,妈妈的动作,却让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无论在哪个国家,偷盗行为都是非常可耻的。

前段时间,在某论坛中看到一名家长求助:我发现我家孩子有偷拿东西的习惯,最开始也没当回事,感觉就是小孩子调皮,可现在他已经12岁了,有时还是会往家里拿些东西,甚至有时候还会偷拿我和孩子他妈的钱,最开始问他,他还不承认,可这家里明明只有我们三个人,不是我不是他妈妈,不就剩他自己了吗?小孩子有偷盗的习惯,我应该怎么办?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小孩子都是单纯无知的,他们没有金钱概念,很可能也不会花钱,可有些小孩子,偏偏就有偷钱的习惯,而且不在少数。

记得之前一则新闻中就提到:一名只有13岁的小男孩,因为爸妈怀疑孩子有偷窃行为,妈妈非常生气,于是便随手拿起扫帚冲孩子打起来,两口子实在无法接受孩子有偷盗行为,可这一打,孩子却再也没有醒来。

“妈妈,我没有偷钱”,妈妈的动作,却让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新闻中的信息总是让人很悲伤,可孩子的某些行为,真的不是家长的袖手旁观吗?

一、孩子“偷东西”,到底是什么心理?

首先,孩子们可能根本没意识到,“偷东西”是不对的行为。孩子为什么不知道?还不是因为家长没有及时提醒。

在他们的意识中,家长没有说过对错的事,都是不重要的事,如果家长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不及时告诉他“偷拿东西”是不对的行为,他们会一直坚持,而且不会感觉有什么问题,因为孩子可能只是想得到“它”,但并不知道“拿走它”到底对不对。

“妈妈,我没有偷钱”,妈妈的动作,却让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二、孩子为什么会有“偷东西”的行为?

小孩子有偷窃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对物权意识的缺乏。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认为,偷东西只是为了得到某件物品,然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物欲。

但数据显示,2到3岁的孩子并不知道一件物品是否属于自己,他们无法区分自己喜欢的东西直接拿走,是不是“不妥行为”,所以,有些孩子“偷东西”,只是无意识行为。

当然,也有些太勤俭的家长,从小就控制孩子们的物欲,这些做法都容易刺激孩子产生偷窃行为,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妈妈,我没有偷钱”,妈妈的动作,却让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三、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

1、问清楚原因

虽然家长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很生气,但也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然后问问孩子具体什么原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随意打骂,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2、以身作则

家长不贪图小便宜,也是给孩子做榜样,勤俭节约是美德,但如果家长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对孩子也是不好的影响。所以想控制孩子的偷窃行为,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

“妈妈,我没有偷钱”,妈妈的动作,却让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3、适当给点零花钱

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他们会对某些物质产生兴趣,如果十分渴望,家长要及时给孩子一部分零花钱,让他们自由支配,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很多好处。当然,给零花钱一定要适当,千万不要大手笔,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还会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以后麻烦也会越来越多。

“妈妈,我没有偷钱”,妈妈的动作,却让孩子再也没有醒来!

总之,当孩子出现偷窃行为,家长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要乱打一气,也不要不管不顾,这些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