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夜惊在婴幼儿身上时有发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最慌的就是妈妈,毕竟大半夜看到孩子惊恐的表情,再加上刺耳的尖叫,任谁都会不自觉地往“歪”处想。

难道孩子看见了不干净的东西?再或者家中故去的老人来看望孩子?一时间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前不久接到一位宝妈的留言:孩子两岁多,最近夜间总会毫无征兆地惊醒,自己坐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闭着眼睛一直哭,本想抱起来安抚一下却被无情地推开,整个哭闹的过程会持续5分钟左右。待到孩子清醒后,和他交流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之前孩子的睡眠状态一直不错,这几天晚上就和着了魔一样,婆婆说要给孩子找个神婆看一看,我本人虽然不信邪但架不住天天晚上如此,请问孩子是怎么了?

相信很多宝妈都有过相似的经历,这类情况往往都发生在夜半时分,对于毫无育儿经验的宝妈来说确实不寒而栗,手足无措的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其实,妈妈们想多了,这和妖魔鬼怪没有任何关系,孩子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在睡眠周期转换时期遇到了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惊。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夜里惊醒并不是鬼怪作祟,了解缘由才知自己想得太复杂

夜里惊醒多发于6岁以内的孩子,通常夜惊行发生在入睡后30分-2个小时这个阶段,在此期间孩子表现极度恐慌,并会伴随着尖叫声,如果家长无法唤醒孩子,即便唤醒神志也较为模糊,第二天醒来对夜惊事件毫无记忆,白天一切正常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

一般来说,这种异常行为发作次数不定,可能会连续发作数日或数十日,再或者隔数日发作一次,每个孩子的表现都是迥然不同的。

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夜惊症,属于非正常“觉醒”的一种,并非鬼神之说,只不过是孩子睡眠系统成长完善的一个过程而已。

几乎所有婴幼儿都会经历不同程度非正常觉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的睡眠驱动力和觉醒驱动力失去了平衡,导致孩子在不该醒来的时候被迫醒来,此时大脑神经还未清醒,就会出现了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非正常“觉醒”行为呢?

虽然,出现夜惊行为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有因必有果,孩子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这样的行为,大脑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是睡眠驱动力和觉醒驱动力失去平衡的原因之一,其次外界环境、心理因素等也是主要因素。

心理因素:白天受到了惊吓或受到了打骂

加之语言能力以及肢体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接触外在事务也就越来越多,有时难免会受到惊吓,再或者因为不听话遭受家长的打骂,这些行为都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晚上睡不踏实出现夜惊行为。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环境因素:睡眠过程中感官受到了刺激

成人在睡眠过程中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刺耳的声音、强有力的光线等等,这些都会让你直接从深度睡眠中清醒过来。其实,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听觉、视觉都非常的敏感,自然也会受到这样的困扰。

当外界的声音、光线刺激到宝宝的视觉以及听觉系统,那么大脑也就会接到一个立刻醒来的信号,处于深度睡眠的幼儿还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夜惊行为。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习惯因素:不规律的作息时间

人体中的各个器官以及大脑神经系统都非常神奇,它们之间相互配合让身体得以正常运转,但是每个系统都有着自己的原则,当这种原则被破坏时就会让身体出现异常行为。

比如孩子之前是每天晚上9点睡觉,可是偶然有一天他的这个作息时间被打乱,白天睡的多晚上到这个时间根本就不困,那么睡眠时间就会相应延迟。

身体虽然不想入睡,但是身体内的睡眠驱动力系统仍然会按部就班的工作,这时候觉醒驱动力就会和它争夺主动权,导致刚刚入睡不久的孩子会突然惊醒过来,最终谁胜谁负就要看谁更强一些了。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身体因素:运动量不足或运动量太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也应该让孩子多运动一些,这样消耗一定体力可以让孩子晚上睡的更香,那么对于运动量不足的孩子夜间不肯入睡,那么哭闹不止强迫入睡后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更容易惊醒。

相反如果孩子运动量过度太累了,大脑和情绪也会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虽然入睡容易但大脑还处于活跃状态,那么就会迫使孩子从睡眠中醒过来,继而发生睁着眼睛嗷嚎大哭的场面。

了解了孩子发生夜惊的原因所在后,家长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每到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夜惊来袭宝妈不要怕,学会安抚找对方法才能避免宝宝夜惊的发生

处理夜惊要顺其自然,万不可强行唤醒宝宝

不知道宝妈们有没有发现,每当宝宝发生夜惊行为时,一昧的交流会让他们更不安。与其这样,妈妈倒不如学会顺其自然,安安静静地呆在孩子身边,确保他们不会伤到自己就行,待他们恢复理智后再进行安抚。

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避免宝宝受到疾病的困扰

其实,有些时候宝宝半夜醒来也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不适,再或者处于分离焦虑期让他们内心感到不安。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及时的对症下药,以免因为身体疾病影响睡眠,其次进入分离焦虑期的宝宝,妈妈通过游戏等方式改善宝宝的情况,让宝宝走出困境。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睡,会相应减少白天的小睡时间,事实上这样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白天坚持小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按时上床睡觉,从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更好地预防夜惊的发生。

少让孩子看电视玩电脑,让神经系统少受刺激

在这个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小小年纪就成了手机、电脑的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的神经系统刺激较大,继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状态。

宝宝夜里惊醒,是非正常“觉醒”,安抚比哄睡更重要

所以,还是尽可能地不要过早让他们接触这类产品。

你家宝宝夜惊惊醒过吗?你又是如何处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