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最近有几封小学生的“绝交书”火了

“咱绝交吧!什么爱与希望,都拉倒吧!”

“xxx与xxx在此绝交!”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些内容不仅让网友感慨:小朋友的友情原来也是“塑料”做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还有网友表示:内容过于可爱,有些还压上了手印,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更有网友表示:千万不要让爸妈看见,不然他们一插手,这友情更是没救了!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以上网友们的奇怪回答,竟让小育找到了一个重点: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作为家长你会插手吗?

1

家长过度介入,其实弊大于利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对他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与不吃亏都是家长的想法。

所以孩子刚刚打过闹过,眼泪一干,又在一起亲密无间地玩耍。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

如果一点磕碰都不容许发生,那就只能牺牲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探索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家长过度介入孩子间的矛盾

会导致孩子

越来越胆小

矛盾本身不可怕,家长过激的态度才可怕。

家长们可能会注意到,很多时候孩子在发生矛盾之后,因为受伤比较轻,有的毫无感觉,有的哭一会就继续玩耍。孩子本身对磕碰、疼痛这些事情是有一些忍耐度的。

但是,如果家长反应过度,情绪激动或者大声斥责他人,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特别严重的事情。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不敢冒险、不敢探索、不敢和小伙伴玩游戏。这对孩子社交能力和性格发育伤害非常大。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

学会推卸责任

如果发生了磕碰,家长就在孩子面前去埋怨老师,斥责同学,孩子会觉得,自己磕碰受伤完全是别人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学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别人。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3

越来越不合群

为了让孩子绝对安全,家长常常阻止孩子参加同龄人之间的所谓“危险”活动。但是,孩子之间的社交就是在跑跳玩耍中进行,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孩子只能和同龄人越来越远,社交能力也无从培养。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矛盾发生时

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不提倡家长插手,把普通的矛盾交与孩子们自己试着解决,不等于家长就可以完全坐视不管。

关于孩子的社交问题,父母要记住,帮助孩子应对社交问题的总原则是,父母应该作为孩子的安全基地。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判断这是孩子间的“正常冲突”还是受欺负

孩子的打闹很多是游戏的成分,他们会偶尔拉拉同伴的小辫子、拍拍他们的肩膀,但由于他们还不会控制这些动作的度,有时会造成一些伤害事件。

平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玩闹的时候不要动作过度,不要打到对方身体比较脆弱的部位,如眼睛等。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闹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

孩子的事情,大人不瞎掺和。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家长听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太了解,如果直接插手,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更复杂。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家长应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事情较严重,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商量解决之策。

如果责任在自己,应主动向对方道歉。

如果责任在对方,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以防止孩子模仿。

如果是原则性问题,要引导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权益。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巧妙与对方父母沟通,鼓励孩子正常交往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双方父母最好能诚恳地交谈,友好地解决问题。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和纠纷,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在冲突和纠纷中获得体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

矛盾如果升级

家长应该怎么做

虽然小编不提倡家长插手,但不等于某些事情家长就该坐视不管。有些情况下,孩子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例如,孩子面临危险,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就需要家长助力了。

如果一定需要介入,也要记住放宽心态,抱着协助的态度,而不是主动地替代帮办。介入期间,家长们要注意:

在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后,予以接纳,不要马上批判对错,也不要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等孩子的情绪缓和后,再和他/她一起讨论怎么处理,或者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面对孩子的矛盾,家长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个孩子都很有生存智慧,遇到问题,他们会积极地想办法,如果我们急切地干涉,反倒是对孩子成长机会的剥夺。

不打破孩子的相处规则,不直面孩子间的矛盾,给孩子自我处理的空间,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做他/她的安全基地,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您家孩子在学校和同学

发生过矛盾吗?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家长的你

是怎么处理的呢?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转自丨首都教育(声明 :“四川教育资讯”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更正、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