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

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逃避,

期待别人伸出援手帮自己解决问题,

感觉好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

如果以上的感觉你有过,可能你就陷入了一种“习得性无助”。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有人说,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比无助更“可怕”的状态,无助的时候至少还会求助,而习得性无助甚至连求助之后的结果都不敢相信,索性就放弃了。

面对习得性无助,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有一种“自暴自弃,无可救药”的感觉。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01为何深陷痛苦却不能自拔?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女孩(后面称呼她小A)的经历,听起来挺惨的,朋友很同情小A,但也很不理解。

小A现在30多岁,长相不错,在一家国企做很轻松的财务工作,父母早年做生意,积攒了很多财产,小A即使不上班也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样看起来,小A应该是蛮幸福的,惨在哪里呢?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她是两个女孩的妈妈,大的孩子3岁,小的1.5岁,而她这半年已经做两次流产了,只因为对方家里想要一个男孩。

这听起来真的挺狗血的,好像是电视剧里的戏码。但朋友说她的惨跟电视剧里的情节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小A和老公是工作时候认识的,老公大她9岁,年龄挺悬殊,老公离过婚。

当时这些情况小A都知道,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个男人,用小A的话说,她觉得这个男人懂她对她好 。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具体好在哪,比如跟她一起玩她喜欢的剧本杀,陪她去游乐场玩幼稚的游戏,叫她小宝贝,抱着她睡觉,给她剥鸡蛋,切水果。

当然这些都是当年追求她的时候,婚后这些好,早已渐渐消失了。

婆婆对她也常常恶语相向,说她生不出个男孩,早晚要把她换掉。

朋友一边说一边气地骂人,在她眼里“这样的婚姻我宁可不要,还不如离了算了。”

她无法理解小A为什么一次次地跟朋友诉苦,哭天抹泪的,也无数次说要离婚。

但最后又一次次向这个家庭做妥协,并且还要继续生孩子满足婆婆和老公的不合理要求。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难道小A不痛苦吗?

我想当她无数次费尽心思把孩子哄睡,再拖着疲惫的身体收拾凌乱的房间,听着老公的鼾声,照着镜子看到狼狈的自己,那一刻应该是崩溃过的。

或者是一次又一次看透婚姻的残忍真相,看透老公和婆婆的邪恶嘴脸,她也是深深失望过的。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可为什么即便是这样子,她还无法自拔地让自己深陷在这样的痛苦之中?

为什么她明明知道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离开,还要飞蛾扑火一般奔赴这样无爱的婚姻家庭?

小A的事情说起来还有很多,到这里你已经能脑补出更多她的不幸了,看似很无助的小A其实遭遇的是一种比无助更可怕的心理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

而习得性无助,实际上是很多人深陷痛苦却不能自拔的内在根源。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02习得性无助是慢慢学会的

就拿小A的例子来说,她其实有无数次机会做选择的。

恋爱一段时间后,老公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对小A的需求很敷衍,不那么热情的陪她玩,也不会关心她的状态,但那时候的小A会对自己说,可能是我太作了,等结婚或许就好了。

而结婚之后,老公的本性一览无遗,回到家什么都不做,把一切家务都交给小A,还把自己的妈妈接过来让小A照顾。

经历这些的时候小A就挺难过的,回到家跟自己的爸妈诉苦,爸妈告诉她的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当时男人是她自己选择,现在知道后悔了,晚了。”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养育者没有给到足够的认可、支持和鼓励的时候,就很难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感,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就容易抱着消极的心理。

如果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养育者给到的却是批评、否定和指责,那么这个人就会对外界深深地失望。

自己困难的力量不足,加上外界的否定,再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求助无望,习得性无助自然就形成了。

所以,习得性无助并不是一个忽然“患上的病”,习得性无助是成长过程中从养育者那里慢慢学习和强化的一种心理状态。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后来也从朋友口中验证了小A的成长过程,她的父母做生意很忙,基本上在外地不回来。

她在奶奶身边长大,就很渴望父母的关爱,想要一个完整的家庭。

可能她特别喜欢别人哄自己玩,渴望一个完整的家庭跟这段经历也有关系。

等父母把小A从奶奶家接回来的时候,父母已经生了一个男孩,对这个小男孩百般宠爱,对小A的忽视也就更多,除了给她拿钱,基本上是没有太多情感投入的。

小A的辛酸成长史说起来的确是挺惨的,让人不禁同情她的遭遇。

这样的成长经历也塑造了小A的思维和认知,让她对于当下的痛苦想摆脱却深深地无力。

她此刻对婚姻的无助,更像是她整个人生的缩影,如果不能走出当下的困境,摆脱习得性无助带给她的无力感,我很担心她的未来将是怎样的状况。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03摆脱消极期待,重塑自我认知

在咨询的众多案例中,小A的模型是很经典的,很多来访者都有着跟小A类似的经历。

总结下来,习得性无助主要有这样三个主要成因及解决办法。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1、否定性语言带来的对试错恐惧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性的被父母批评指责和否定,就会形成一种“我不够好”的基本认知。

尤其在面对犯错的态度,父母要是过度放大犯错的后果,严加训斥,也会加大一个人的恐惧。

于是,这个人就会越来越害怕犯错也害怕尝试,做的越多错的越多,错的越多惩罚越多,惩罚越多自我感觉就越糟糕。

长此以往,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既无助又不愿意改变现状的心态。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但我们并不是提倡要怨恨父母把罪责归因为父母的养育不当,要想改变对犯错的恐惧,摆脱习得性无助就要从自己的认知开始调整:

首先,要学会接纳犯错是人生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不要把犯错看成洪水猛兽;

第二,客观评估犯错的后果,不要把童年时期的恐惧放大到当下的事件中;

第三,要肯定自己的价值,形成一种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是好的”的感觉。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2、过度渴望来自外界的爱和认可

在咨询中,我发现习得性无助的人常会问的问题是“我能行吗?”“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呀?”“真的可以吗?”

来访者似乎特别需要咨询师给到自己一个坚定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其实是在成长中严重缺失的。

我们去看习得性无助的成长过程,会发现他们其实很在乎外界的评判。

总希望有一个声音能一直不停地鼓励着他们完成一件事,能一直不停地认可和称赞他们的每一处微小的进步。

他们太渴望来自外界的肯定,如果没有这种肯定,他们就无法确定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对的,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这也是很多习得性无助的来访者,离开咨询师回到家里就会恢复原样的原因。

就像小A,跟朋友聊完就下定决心离婚,可回到家又觉得自己好像根本做不到,就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得过且过。

一段时间忍受不了,又会找朋友哭诉,再次下决心,再次回归原状。

一次又一次的决心之后,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到了,习得性无助的思维就再次在脑海中被强化。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我觉得,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爱的渴望,是童年时期和成长过程中爱的匮乏造成的。

如果养育者(主要指父母)从无条件地给到孩子充足的爱和认可,那么孩子就会内化父母的这种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中,变成对自己的爱和认可,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力量突出重围。

想要自救,爱自己比爱别人更重要,在那些无助的时刻,与其期待别人的一句赞美,不如抱抱自己,对自己说一句“你挺好的”。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3、消极想象和对自我的模糊认知

习得性无助无法去除的另一个深层心理动机,就是对自己和外界的消极想象,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外界是很难改变的,其他人可能是不善意的不愿意帮助自己的。

为什么说是想象,就是指这种感觉实际上并不真实。

当带着这样消极的期待去与外界碰撞,往往结果就像期待的一样很糟糕,但实际上这是投射的结果,而并不一定完全是事实。

另外,习得性无助的人对自己的认知也是比较模糊不清的,更多的是看低自己。

面对比较,更容易相信自己是不好的那一个,面对困难,低估了自己战争困难的能力。

然后带着对自己的低期待和对外界的消极想象,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推到无助的深渊。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

想要走出习得性无助,战胜自己内在的惯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差异。

意识到自己在选择中的消极偏向,才能一次次修正自己的错误认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然后才有机会体会到做成一件事的自我价值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由意心情感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无可就要的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