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作者:糖果妈妈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约25%的宝宝,在9个月时能扶着家具走;75%左右的宝宝,在10个月以后才能做到。

父母见证着宝宝的每一步成长,相信大家和糖妈一样,对宝宝迈出第一步的样子有深刻印象。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我们希望宝宝快些学会各种技能,平时偷偷和别人家娃比,发现宝宝有些落后很着急。其实从宝宝的发育规律来看,有些技能并不是会得越早越好,别嫌弃宝宝笨。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1岁宝宝不会走路被嘲讽:聪明的孩子早就会走了

邻居晓涵家的宝宝1岁了,非常惹人喜欢,最近晓涵找到糖妈大吐苦水,她因为别人的一番话很焦虑,准备强行锻炼宝宝走路。

晓涵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前几天带娃散步时遇到另一位宝妈,那位宝妈看见晓涵把宝宝抱在怀里,用略带些嘲讽的语气说:“快下来走一走呀,我家孩子没爬几天,10个月就会走了,你还让妈妈抱着羞不羞?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刚开始晓涵只是笑笑没回应,可对方将事情上升到孩子的智商问题,质疑孩子头脑笨,聪明的孩子早就会走了。这番话惹了晓涵,与对方争论几句后气鼓鼓地回家了。

回到家后晓涵把这件事说给婆婆听,婆婆倒是很淡定,笑着表示,别听他们胡说,过去还有孩子走得早一生命苦的说法呢,别开心得太早。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聪明的宝宝走路早?跳过爬行,学走路有弊端

从科学角度来讲,宝宝走路早晚,与智商和命运的关系都不大。宝宝走路太早并不合适,若是还没爬过就走路,带来的弊端反而更多。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不爬就走的宝宝平衡能力稍差:爬行动作是利用到了四肢,只用双脚走路更稳一些,若宝宝适应了爬,身体保持平衡后再学站立和走路,整体的平衡感觉也更好一些。

爬了一段时间的宝宝,或许开始走路的时间较晚,但他们掌握走路技巧速度更快,走得也更稳一些。而早早就开始走路的娃,可能晃晃悠悠好久才完全学会走路,效率相差很多。

爬过再走的宝宝不容易晕车:直接跳过爬行学习走路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统感失调,除了平衡能力较差以外,注意力也比较难集中,且在坐车时晕车的概率更高。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而先爬后走的宝宝,体验过身体在多种状态下的运动模式,身体协调性佳,大脑的“前庭系统”得到锻炼,不容易出现晕车情况。

大脑和骨骼发育或有差异:宝宝走得太早,或绕过爬行学走路,在骨骼和大脑发育上也是有差异的。

宝宝的骨骼处于发育中,过早站立让宝宝下半身承受压力,对腿部骨骼发育有不良影响,有造成小弯腿的可能性,另外也容易导致宝宝“扁平足”。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除了骨骼发育之外,走得晚的宝宝其实并不笨,他们反而能在爬来爬去的过程中得到好处。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爬来爬去的孩子并不笨,大脑反而更受益

爬行这个动作看上去笨笨的,确属于全身性运动,考验宝宝肢体、眼睛与大脑的协调性,锻炼宝宝小宝的平衡反应,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发育和完善。对大脑产生良性刺激后,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间接提升宝宝语言能力。

爬行能为宝宝积累最初的生活经验,因为爬行能让宝宝进行早期主动探索和尝试。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在爬行过程中,宝宝实际接触到的环境扩大,对细小物品观察更仔细,这都充分调动他的大脑进行思考和运转,越爬越聪明。

总的来说,宝宝每一次进步不必追求速度快,也别在意外人的评价。想让自家娃更好地学习走路,更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几件事。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遵循宝宝发育节奏,家长注意这样做

宝宝学走路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家长别心急,日常做好这几件事让宝宝走得更安全,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1)尽量别让宝宝用学步车

想让宝宝在正确的月龄走路,用正确的方式走路,首先要做的是抛弃学步车。学步车不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宝宝受伤,也对学走路的过程很不利。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频繁使用学步车,一方面会让小月龄宝宝过早爱上站立的感觉,从而跳过爬行学习走路;另一方面在宝宝学会站立时,学步车又会让他产生依赖性,学不会双腿正确发力,耽误学走路效率。

2)注意引导宝宝学走路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宝宝在15个月学会走路就不算晚,10个月之前不必强行锻炼宝宝走路,这样才是宝宝该有的发育节奏。

到了宝宝该走路的月龄,家长注意别总是把他抱在怀里或放在婴儿车上,不时走一走让腿部得到锻炼才会进步,一开始每次锻炼5~10分钟,每天2-3次就好,锻炼太久会吓退宝宝。

聪明的孩子走路早?不爬就走弊端多,“笨娃行为”反而对大脑好

在锻炼宝宝走路时,注意选择饭前或饭后1小时以上的时间,避免摔倒后呛奶呕吐导致窒息。另外有必要给宝宝后脑部位做好保护,避免宝宝站不稳摔倒时要害部位被磕伤。

3)为宝宝选择一双合适的小鞋子

锻炼宝宝走路时,若在室内可以穿学步鞋或防滑袜;在室外要选择鞋底相对柔软、板式简单的鞋子,且要选择刚好的尺码。

尺码偏大鞋子不跟脚加大宝宝走路难度,鞋子上复杂的装饰容易把宝宝绊倒,导致宝宝受伤。

糖果妈妈有话说:

每个宝宝都有不一样的发育节奏,早走和晚走的宝宝都可以很优秀。家长尽可能按照平均的发育规律去引导,别难为宝宝。

【今日话题】你的宝宝在几个月学会走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