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45-“秋冬之绪风”考-刘师培研究笔记(145)

刘师培在成都教书时,曾写有《浣花溪夕望》一诗。该诗五言,10句。载《刘申叔遗书》61册(71),《左盦诗录》卷3《左盦诗续录》。

其中有一句:“绪风结孤忱”。

何为“绪风”?

145-“秋冬之绪风”考-刘师培研究笔记(145)

这个词,典出《楚辞》——

《楚辞章句》卷4屈原《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王逸注:“欸,叹也。绪,余也。言己登鄂渚高岸,还望楚国,向秋冬北风,愁而长叹中心忧思也。”

《文选》亦收此诗。李善和李周翰出注与王逸大同小异。

洪兴祖作《楚辞补注》,也只是附录了李周翰的注释。

绪的解释,就是“余”。从字面上理解,“秋冬之绪风”即“秋冬季节的余风”,也就是“秋冬季节末的风”。

这个解释貌似顺理成章,但细较就有问题了——那这个“余风”究竟是秋末的风?还是冬末的风?

其实,早有人发现了这个别扭之处。

《语文学习》1992年第12期P16-17发表文章《试说“秋冬之绪风”》。作者张朝海在论述中提到,很多近现代研究者已经发现了此解的矛盾之处,故而做了很多推断和新论。而张朝海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秋冬”之“冬”,为“终”之通假字。

我把该文的扫描件附于文后,此处不占用篇幅。

我个人完全认同这一观点。

如此,则“秋冬之绪风”,当为“秋终之绪风”,即“秋末的风。”这就使该句的理解顺理成章,不再别扭。

但该文在论证中几乎全部使用其他研究者专著中的结论,或推论,这些都是二手间接资料。而忽略了《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这样的一手直接资料。有必要做一些补充——

《说文解字注》卷15下《叙》:“毕终于亥”。段注:“终,古作冬。冬者,四时尽也,引申为凡尽之称。后人叚‘终’字为之。”

《说文解字》卷11下《仌部》:“冬,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

《说文解字注》卷13上《糸部》:“终,絿丝也。从糸冬声。”段注:“按:絿字恐误。疑下文 字之讹,取其相属也。《广韵》云:终,极也,竆(同穷-引者)也,竟也。其义皆当作冬。冬者,四时尽也,故其引申之义如此。俗分别冬为四时尽,终为极也、竆也、竟也,乃使冬失其引申之义,终失其本义矣。有而后有。冬而后有终。此造字之先后也。其音义,则先有终之古文也。”

康涛

2022年2月10日

145-“秋冬之绪风”考-刘师培研究笔记(145)
145-“秋冬之绪风”考-刘师培研究笔记(14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