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家发掘明朝大墓,嫌挖得太慢,直接用炸药炸开,结果怎样?

引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咏史》”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非常的重视丧葬文化,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对于古代的君王来说,葬礼是无比盛大的,特别是在秦汉以后,帝王们的丧葬礼仪就变得更加的恢宏了。对于古代人来说,人生就有三件大事,首先是出生、其次是婚嫁、最终就是葬礼。我们国家有着很多文化、地域、发展历史都不同的民族,而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丧葬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火葬以及海葬。我们国家西南部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就传承了火葬的传统,相较于土葬来说火葬更加的节约成本,对于一部分特有文化保有者来说,这样的丧葬方式就更加的合理,海葬仅仅存在于沿海地区的百姓。

那么为什么土葬如此的麻烦和浪费还有那么多的老百姓选择呢?首先古代人讲求一个落叶归根,也就是人的所有一切都源于养育我们的土地,人在死后能够重归于土地之中是一种含有归属含义的行为,再者正是因为土葬有着非常多的繁杂礼仪,和礼仪顺序。这些东西的存在让人们非常的有仪式感,对待逝去的人就是要以最隆重的形式来送行,正是有了这些独特文化的存在,古代的劳动人民才会对土葬形式的丧葬如此痴迷和大费周折。

专家发掘明朝大墓,嫌挖得太慢,直接用炸药炸开,结果怎样?

说到土葬我们就不得不谈到陵墓,陵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定义为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家,所有的人都非常在意和重视陵墓的建设,从而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种风格、各种地形和构造的陵墓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我们从现代发现的各种古代陵墓中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来。而本文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就与古代陵墓有关,这座陵墓的拥有者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明朝大官,它的墓穴非常隐秘,直到多年以前才被人们发现,墓室的构造极为复杂,专家们动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没有能够进入到墓穴内部,最后无奈采用了非常极端的方法,那就是使用爆破的方法,然而里面的内容却让专家们大吃一惊。

明朝大墓现世

其实并非参与探究的专家想要使用炸药,而是这个墓穴在不久之前就已经遭受了爆破,而遭到爆破后的墓穴已经没有办法正常挖掘了,剩下的外部墙体,不够稳定,可能在发掘的过程中发生危险,随即专家们才会选择再次使用爆破的方式处理剩余的外在墙体,以保证发掘工作的进行,那么在此之前到底有什么怎么样的一群人会想到使用炸药来一探墓穴的秘密呢?难道在这其中真的藏有什么非常宝贵的财宝吗?这个墓穴主人又是谁?

专家发掘明朝大墓,嫌挖得太慢,直接用炸药炸开,结果怎样?

这个事情要追溯到公元1987年,事故的地点在漳浦县的通坑村,这是一个极为平静的小山村,那时候的农村远没有多么发达的交通工具,这个小山村还保有着很多具有传统色彩的东西,在某一天的清晨,村民们被一阵极为响动的爆破声给惊醒了。地点在山村后面的一个不知名的大山中,离村子至少有几公里的距离,如果不是爆炸声太过于巨大,大概村民也不会被那么远的东西所惊吓到。村民们在第一时间还不能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大家商量之后决定一切前去后山里面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都是结伴而行害怕遇到什么未知的事情。

大家一同去到了山中,一股非常浓厚的火药味就传了过来,大家都相互讨论着有谁会在这大山中使用火药呢?他们在一处悬崖下面看到了一个被炸药爆破过的地方,这里就是村民们都知晓的一个坟墓,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存在,但是大家都没有想过这里面到底埋的是谁,外部被炸得不像样的古墓外面是一大片施过工的地方,地上满是各种挖掘工具,从外面还可以看到坟墓里面的棺材以及一些被带出来的破碗、破瓶子。

专家发掘明朝大墓,嫌挖得太慢,直接用炸药炸开,结果怎样?

村民们立刻就明白了这里是一个被盗墓者勘探过的古墓,不过好像他们并不怎么顺利,坟墓的主体部分完全都还没有开始动工,只有墓穴的一侧被打开了,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墙壁,不难看出来盗墓者们并没有多少好的发现,不然也不会如此匆忙的就离开了。即便是使用了爆破工具还是没有能够将主要的墓室打开。

好在村民们被爆炸惊醒了,不然如果就让盗墓者这样继续施工,打开墓穴的也是早晚的问题,村民们看到这个状况立刻选择了报警,毕竟遇到这种事情无论怎么处理都不太合理。当有关的文物保护部门接到通知后非常兴奋,这片地区还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古代遗留的坟墓,这次虽然已经被盗墓者先行到达了,但是也许这些发掘工作能够带来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东西。文物保护局的众多专家都第一时间到达了事发现场,经过一小会的准备后立刻开始了发掘工作,他们首先是被现场的一切给惊呆了,不听村民解释还以为这里已经被盗墓者全部洗劫完毕了,查阅了无数资料,专家也根据村里面一些老人的介绍初步知道了墓穴的主人。

专家发掘明朝大墓,嫌挖得太慢,直接用炸药炸开,结果怎样?

他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户部侍郎卢维祯,卢维祯从官的道路可以说非常的坎坷,他的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权贵作斗争,说话比较一针见血的他在朝中得罪了很多的人,但是无论是在老百姓的心中还是在皇帝的心中他都是一个清廉而又敢于说实话的人,当要步入晚年时他厌倦了朝中百官的相互争斗,最后皇帝也答应了他的致仕请求,最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他死后就安葬在这里。专家发掘明朝大墓,嫌挖得太慢,直接用炸药炸开,结果怎样?

没有想到几百年过后,有一群盗墓者用炸药打开了这个宁静的地方,如果不是这帮盗墓者的出现这个墓穴会在很多年以后都无人问津,这个安静的地方很少有人踏足,村民们中的一部分人虽然知晓墓穴的存在,但是从来没有向外说过,或许是为了不让人来打扰这里的清静吧。进入墓室的外侧,这里有着一个硕大的墓碑,墓志铭上面记载的信息清楚的显示了墓穴的主人正是前文所提到的卢维祯,而那些被搬出来的物件就是坟墓中的陪葬品。

专家发掘明朝大墓,嫌挖得太慢,直接用炸药炸开,结果怎样?

经过专家们的分析后认为这里的情况已经不适合人工挖掘了,因为这里的墙壁已经快要破碎了,如果人为工作可能会有危险,于是专家们还是决定使用爆破的方式打开最后的墙壁,去探索墓穴的内部。经过操作后人们终于看到了墓穴主室的模样,这个墓穴的外部构造有些复杂,但是墓室里面的内容却有些许的单调,就只有两具木棺,分别属于男主人和女主人,而男棺的拥有者正是卢维祯,专家们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居然找到了这位历史名人的墓穴。

结语

墓穴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华丽,和拥有者的地位比较起来甚至有些寒酸,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说卢维祯是一个非常清廉的为官者的原因吧。墓穴里面的陪葬品十分的少,能够发现的很多东西看起来都比较简单和普通,最值钱的就是一些零碎的银两,像算盘、瓷器这样的东西倒是比较多。其中最让勘探者惊讶的当属一个紫砂壶,它正是出自明朝时期名家大维之手的一个紫砂作品,光是这一件作品就有着极高的价值,艺术价值也极高,这让众人都十分的欣慰,果然还是发现了珍贵的东西。随后这些东西都被当地文物部门很好的保护了起来,墓地的原址也得到了保护。

参考资料:《咏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