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周代建立起封建礼制,而后秦汉时期儒家成为中国文化主流,儒家讲究“孝”,敬重死者,所以封建时代帝后的丧葬礼仪十分繁复,陪葬品就更是极尽奢华!

所以古代中国涌现了很多盗墓者,将帝王中的墓撬开后拿里面的财宝。这些精美的陪葬文物是中国匠人巧夺天工所致,被盗出来后又被有识之人收藏,细加保护,代代相传才有今天国家文物的大放异彩。

现如今,好多传家宝被拿出来变卖成现金,前几年,有一个耄耋老人将祖传宝刀放到拍卖行中,以500万的价格变卖掉宝刀,被文物收藏的专家指责亵渎文物,老人不在意,面无表情地说:“你们没资格站在这里责备我!”一句话怼的专家不说话,而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吃饱穿暖之后,人们也渐渐有了品质的追求,生活不再只是眼前的苟且,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中国文物市场亦在此时有了全新的气象。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国家号召民间能够将文物送到国家博物馆保管,当时有很多群众响应,但是也有很多宝物持有者认为这是祖传的宝贝,还是选择私人保管。文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精美程度,也在于其身上所蕴含的时间价值,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国悠久文化的结晶。

古玩市场在改革开放以后又开始兴盛,千禧年前后出现了很多古玩鉴赏的节目,主要是为了召集留存在民间的历史文物。文物的祖传价值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已经流失很多,而不少宝贝留存者纷纷将自家的宝贝拿出来进行现金交易。但亦有家道中落急需用钱不得不变卖宝贝的人。那个耄耋老人就属于后者。

这个老人是东北满洲人,曾祖父曾经是清朝的皇宫的御前侍卫。清朝的御前侍卫可不是靠打拼就能够成为的,一般都得是和皇室沾亲带故,世代相传的世家子弟才有资格成为紫禁城的御前侍卫。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侍卫一般是三四年一选,一旦被选中,爵位低一点的就从蓝翎侍卫干起,爵位高一点的就从三等侍卫开始,这些侍卫由皇上看着成长,皇上会隔三岔五地给予他们历练的机会,这是大清帝国未来高官主要人才储备的方式之一。而作为侍卫他们的配置自然也很不错。

侍卫在平时穿统一制式的石青色常服,正式场合穿蟒袍。三等以上的侍卫,出宫的行服是:黄马褂和单眼花翎,同时会配备一把极其精美的宝刀。

侍卫在紫禁城里当差,基本工作就是看大门,但是如果成为乾清门的侍卫的话,意味着国家要重用你了。只不过清朝命数已尽,在革命激流中,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民国元年宣布退位,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溥仪为了养活整个皇宫的生计将宫里很多人遣散出去。

这位老人的曾祖父比较有时代眼光,主动要求出紫禁城,只带走了一身侍卫服以及御赐宝刀,所以这位老者的曾祖父留下来的宝刀大有来历,这把刀所有的历史价值以及工艺价值实在无法用金钱衡量。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老者说:“这可是我祖辈供奉的宝刀,传到我手里,我万分珍爱,但是家境困窘,加上祸不单行,若不是到万不得已之时,给我多少钱我都舍不得将它拍卖。”

老人这把刀身用斑犀所制,剑鞘为象牙所制并染上浅缥,上面还绘制着花草、鸟、云、蝴蝶之拨镂,刀把由黄金所制。工艺精湛,手拿上去十分轻便,这把刀放在阳光底下十分耀眼夺目,闪闪放光。

“你看刀身的侧面,这里雕刻了‘宣统御赐’四个小字,字体是极难写的瘦金体,还写得如此小而有劲实在难得。”鉴赏者大为赞叹。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老人祖上有如此人物家境应该不错,但是再经过政治动荡,家底早在十年浩劫中全部败尽,“那个饥荒的年月,家中孩子偏又十分多,我就有七个子女,所幸大多都健健康康长大了,我以为自己也就这样过一生也不错,万万没想到天降横祸,唉不说也罢!”老人不禁慨叹。

老人说:“前两年,家中没祸事的时候,到处都有人劝我将宝刀送到《国家鉴宝》节目去鉴定真假,我不上他们的当,我这个刀是皇帝御赐万不会有假。前两年我家孩子要结婚、买房子,提议将刀拿到博物馆去估价。”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我想了想就答应了,没想到在和当地博物馆接洽的时候,他说国家鼓励人民将宝物送到博物馆收藏也会相应给奖励,但是奖励的钱数不多,我就给拒绝了,我当时觉得没必要。”老人回忆说。

后来老人家中亲人生重病,急需用钱,老人也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决定自己去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送到高级拍卖行去,经过拍卖行的专业文物鉴定师鉴定确认这把刀确为皇家御用侍卫的上等刀。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因为急需用钱,拍卖行很快就将这把刀的消息发到北京收藏圈中,整个北京的收藏家闻风而动。故宫文物局的人也收到信息,派人专门找到老人,他们想要先一步得到宝刀,如果被他人收藏将会是国家的损失。

故宫博物馆的馆长说:“拍卖就拍卖,尽力将这把刀留在故宫是最重要的。”宝刀拍卖当天,拍卖行中人山人海,很多人都是过来看这把难得的好刀的,都有想将此刀收入囊下的冲动。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在经过几轮竞拍之后,这把刀最后以五百万的价格被国家文物局拍下,当时拍卖一结束,很多业界专家对老人的做法十分不满,认为其有损文物的历史价值。老人满脸无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不易啊!”

现如今这把刀被呈揽在故宫博物院中,供市民参观。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匠人精神的结晶。此位老者的做法自然有其难言的苦衷,但是如果家中有文物最好还是将它送到博物馆去,因为私家收藏很有可能不够专业,以至于在不经意间损坏文物本身的价值。

价值500万的御赐宝刀:来自清朝宣统,随着溥仪遣散宫人流落民间

很多文物十分脆弱,有些文物如绘画,讲究湿度、温度、灰尘等等,任何一样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刺激到脆弱的文物。所以将文物送到博物馆不仅不是一种损失,还会是一件大好事,将历史永远地保存下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以及文化价值因这样一个小小的牺牲而在最大程度流传下去,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