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中国行 | 让老文物焕发新生机!红塔区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作者:二次元高清壁纸
文化中国行 | 让老文物焕发新生机!红塔区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岳河钟瑞兄弟联芳,凿山导水利济悠长”,这是位于红塔区凤凰街道灵秀社区下灵秀村陈公祠正门两侧的对联,穿过红底金字的匾额,拾级而上就进入陈公祠堂,青石板、木门窗,精心打造的廉政教育基地,古朴与现代相互交融,成为红塔区文物活化利用的生动注脚。

走进位于红塔区大营街街道赤马社区的王家宅马帮文化展示研究基地,阳光洒在长廊上,让这座滇中民居更加美轮美奂。这是玉溪首个以茶马古道、马帮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在静态展示玉溪马帮文化的同时,打造“活着的马帮”互动式演出,让游客能沉浸式体验马帮文化的精髓,成为红塔区文物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红塔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近年来,红塔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介绍,近三年来,红塔区投入各级各类资金近6000万元,对玉溪窑址、文兴祥商号旧址、北城李家大院、李鸿祥旧居、陈公祠、郑氏旧居、玉溪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遗址进行修缮利用。启动玉溪文庙保护性修缮工作,打造玉溪文庙博物馆。截至目前,玉溪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王家宅马帮文化展示研究基地、郭井村史馆和玉溪矿业文化展览馆、陈公祠已布展开放。

为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红塔区加强史料价值挖掘阐释,积极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对民间收藏家陈宝贵的14万件藏品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藏品报告,选取有代表性的藏品做实物拍摄。同时,持续深入各乡(街道)现存的历史碑刻开展调查和拓印,目前已在全市率先建成9个乡村博物馆。

文物活起来,需要接地气。红塔区以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打造大营街汇溪记忆展览馆,展陈大营街汇溪古镇、马帮、土司、米线节及老电影等多个主题和民俗逾万件展品,对保存和传承滇中地区的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在聂耳故居打造的“聂耳邮局”,成为玉溪首家红色主题邮局和众多年轻游客的打卡地。

今年,玉溪窑址博物馆、文兴祥商号旧址等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其他项目将陆续亮相。“我们将坚持‘一处一策’,以小剧场、文创等多元化方式提升活化利用水平,创新展陈方式,增强体验感,以项目化、社会化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老文物焕发新生机的故事还将续写下去。”红塔区博物馆馆长白光祥说。

文化中国行 | 让老文物焕发新生机!红塔区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声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合春编辑:向卿初审:陈荟吉审核:徐凤祥

文化中国行 | 让老文物焕发新生机!红塔区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