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做一个温暖有爱的爸爸妈妈(请转发给你的她或他)

自从做了爸爸妈妈,感觉每天都在修行,闹心的时候更是煎熬,

内心会不自觉的冒出个声音埋怨孩子耽误自己什么也做不成有没有?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孩子是你们要的,当他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每天都在期盼她能平安落地,茁壮成长。

2022年,做一个温暖有爱的爸爸妈妈(请转发给你的她或他)

当孩子每次对你们微笑的时候,每次说些童言无忌的话时,每次懂事的要让你们落泪的时候,你们的心是那么的温柔有爱,可为什么一到孩子闹点、想让你们多陪玩的时候就被烦了呢。

原因是自己的心态问题,是自己对现状的不接纳造成了内心的排斥、烦感。

那怎么解决呢?定几个小目标。

不抱怨。

这点我做的还可以,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抱怨过,昨天有过,所以出了这篇文,目的一是分享,二是对自己的告诫。

妹妹想要抱怨的时候,可以换种方式:

坦诚说出自己的感受、需求就好了。

比如:我看到满地碎纸,心理感受堵得慌,不好。

沙发这么乱,我需要你跟我一收拾可以吗。

另外,如果你爱抱怨,推荐你看看《不抱怨的世界》那本书。

我是受益者,所以有话语权。

动作幅度要小。

有时候为了图省事,图快,图懒,会直接采用“扔”“踢”“摔”的动作,这点很不好。

我家人就有这个毛病,真的很影响孩子。

2022年,做一个温暖有爱的爸爸妈妈(请转发给你的她或他)

嗓门得小。

能走到跟前沟通的,不要隔空喊。

楼上楼下都能听到的同时,孩子学到的是一种不礼貌的交往模式。

坑不坑~

每次转身要优雅。

家长生气的时候,孩子的小心脏是很脆柔、很敏感的。

对你而言,不高兴转身不搭理孩子可能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小反应,但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漠、压迫感、被孤立、被遗弃。

伤人又伤心,得不偿失。

能不转身就保持原地不动,让孩子的潜意识里了解到一点“他怎么样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

遇到问题成熟地解决。

上面说的反应其实就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是给孩子打样的过程。

遇到问题是很麻烦,但如果能借此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好习惯,那样家长才是智慧的家长。

蹲下来,蹲下来,蹲下来。

怎样做到温度有爱,首先得尊重孩子。

怎么能做到尊重?

从降低身段开始,首先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而不是高高在上,要孩子仰视)。

2022年,做一个温暖有爱的爸爸妈妈(请转发给你的她或他)

闭嘴止苦。

人有七情六欲,父母不是神是有血有肉的人,难免有状态不好的时候。这时候孩子闹腾做些不顺心事时,就容易激怒自己。

怎么办?

我给自己想了一招:

如果做不到心平气和的开口,就保持闭嘴,这个过程会相当痛苦,因为这里有你原生家庭对自己深入骨髓的影响,是违背你的初衷,违背你原始的“人性”的,跟自己较劲。

但是没招,为了孩子能够脱离这种苦海(如果做不到,孩子身上就会延续你们给他的原生家庭的影响,要么你苦,要么孩子苦,你选哪个),我要做到闭嘴之苦。

需要注意的事,闭嘴之苦本身就是修行,开始会痛苦,但过了瓶颈期,突破了以后,就不会觉得是苦事了,你跟孩子都会解脱,得到自由。

不管孩子。

孩子天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为什么要管他呢?

管不是爱,是干涉。

换位思考一下,你24小时被人盯着,这不能做,那不能看,做这个不对,做那个不好,你能受得了不?

那为什么孩子就能受得了,他还只是一个幼童呀。

那怎么办?

准确的思路是引导、协助、合作。

如果孩子的行为方向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找到对的方向。

如果孩子要做他还做不了的事时,我们可以协助他完成。

如果想对孩子指指点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带领他一起做,这叫合作。

总之,不能让孩子感到压迫,威逼利诱都不对。

2022年,做一个温暖有爱的爸爸妈妈(请转发给你的她或他)

有事没事深呼吸。

这是一个好习惯,帮助自己保持一个冷静的状态。

本身对身体也有好处,从此刻做起来吧~

我是简书鑫,爱孩子,爱生活,爱写作,关注我,我们一起赋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