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为一个梦,然后走上不归路,你说这人傻不傻?我想,如果洪秀全没有在第四次科考失败后发高烧,估计他不会做那个“伟大的梦”,

作者:超然物Y

因为一个梦,然后走上不归路,你说这人傻不傻?

我想,如果洪秀全没有在第四次科考失败后发高烧,估计他不会做那个“伟大的梦”,跟上帝老儿称兄道弟;

那么,“拜上帝会”这个晚清反清第一黑社团就不会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也就无从谈起。

要真是这样,我们憨直勇义、胸怀家国的曾国藩大人也没法在今天的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可以说,曾国藩一生的荣辱悲观,跟晚清这场席卷华夏大地的反传统文化抗争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1854年,躲在衡阳练了一年多兵的曾国藩,终于把船只炮弹、粮饷兵马都备齐了。是时候跟太平天国这帮子长毛一较高下了。

于是,曾国藩把一万七千多人的湘军,分成了两部分,自己带一部分进攻靖港,另一部分则任命先锋大将塔齐布进攻湘潭。

结果呢,曾自己攻打的靖港之役,由于情报收集有误,迅速惨败,曾国藩老脸挂不住了,跳江求死了,好在被部下救了起来。

而塔齐布部,则大破湘潭太平军,收复了湘潭。

这下子,湘军的勇猛威名遍传天下,人尽皆知。曾国藩熬出来了。

这事可是牛得很。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朝正规军是一战未胜,而一支刚组建了一年多的地方武装,居然比组建了一百多年的朝廷正规军还厉害,首战就告捷了。

那么,这支勇猛的湘军,到底厉害在哪里?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呢?

原来,湘军之所以战斗力如此强悍,根在主帅曾国藩身上。

为了训练出这支武装力量,曾国藩可是殚精竭虑,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是曾国藩设计军队时的“反向思考”习惯。

曾国藩没有去想过“湘军怎么样才有战斗力”,而是换了个角度,想“为什么绿营军队没有战斗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曾国藩分别在制度保障(厚饷制)、招募选拔(亲选自募)、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跟绿营军队完全不同的做法,这一系列创新之举,使得湘军不仅勇毅而且团结,可以说湘军的问世一洗清朝军队萎靡颓唐之风。

正因为这样,湘军成了晚清劲旅,为剿灭太平天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读完本段内容,赞叹曾国藩创立湘军有勇有谋之余,我想起了台湾著名讲师、作家火星爷爷的“向没有借东西”。

绿营军队士兵没有丰厚的粮饷,我湘军可以有;

绿营军队中兵将互不相知,甚至各自为营不团结,我湘军可以有;

绿营军队中人心涣散只有大烟、营私,没有信仰,我湘军就大搞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凝聚力。

绿营正规军没有的东西,我湘军对照着给它加上,这样出来的湘军,自然与人不同。

曾国藩的思路是,之前的士兵没有什么,那我们这一次就去创造什么。当把目光聚焦在“创造”一事上,所有的殚精竭虑和苦心准备,都会为“改变”创造条件。

所以,我今天又再次感悟到,当你处于困境之时,别把眼光盯在“你没有什么”上,去看看你“可以有什么”。#历史# #曾国藩#

因为一个梦,然后走上不归路,你说这人傻不傻?我想,如果洪秀全没有在第四次科考失败后发高烧,估计他不会做那个“伟大的梦”,
因为一个梦,然后走上不归路,你说这人傻不傻?我想,如果洪秀全没有在第四次科考失败后发高烧,估计他不会做那个“伟大的梦”,
因为一个梦,然后走上不归路,你说这人傻不傻?我想,如果洪秀全没有在第四次科考失败后发高烧,估计他不会做那个“伟大的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