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何度过这场亲情的修行?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何度过这场亲情的修行?

纪伯伦早在百年前就告诉我们亲情的真相,可叹百年后父母仍然把孩子当成他们生命的延续。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是你们养儿防老的保障,他们是新生的日出,他们是潺潺的溪流,他们是奔跑的羔羊。

他们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早已脱离了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前几年电视剧《欢乐颂》火爆全网,其中有一个主角樊胜美,长相靓丽,工作稳定,她的生活本应该平凡稳定。可她有一个吸血的家庭,父母偏心,兄长压榨。父母把她当成家庭的希望,生活的保障,她要承担一个孩子的责任。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何度过这场亲情的修行?

成为一个孩子,成为一个还不能独立的孩子,是多少人的梦魇?幸福的人无法感同身受,不幸的人总能找到共鸣。身为孩子,你要为父母的情绪买单,你要承担父母的希望。一个家庭的内耗就是我们都以为我们很爱对方,却总在一时背刺对方。

屏幕前的父母,你想想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吗?还是爱你的希望,希望爱你的血缘?

行星上的智慧生物开始思索自身存在的道理时,才算真正成熟。想一想你的孩子爱你吗?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爱你?

《自私的基因》里面有一句话:“一个自私基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基因库中扩大自己的队伍。从根本上说,它采用的办法就是帮助那些它所寄居的个体编制它们能够赖以生存下去并进行繁殖的程序。”想一想,你是否也是如此?孩子是你扩大队伍的客体,繁殖是你无意识的程序。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何度过这场亲情的修行?

也许你会想怎么能够用自私来形容的父母爱,它应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我们从小学开始作文的标题就是“伟大的妈妈/爸爸”,那你去医院的精神科看一看吧。

作为一个好友患上抑郁症、双向情感障、失眠的人,我用这些失败又惨痛的经历,写下这篇文章。

医院的精神科的面孔越来越年轻化,这些年轻又鲜活的生命,带着灰败的脸色络绎不绝。你见过一个聪明的孩子,变得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吗?你见过伤痕累累的手臂吗?抑郁症总患病率为4.40%,鲜活的人变成冰冷的数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何度过这场亲情的修行?

显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大部分能去医院的人有他们父母的陪伴,父母至少知道你病了。

可怕的是,有些人真的走了。

在我读高中时,一个小一届的学妹在家烧炭自杀。去世前,她是父母骄傲的孩子,她是懂事的姐姐。

如果你爱她,她不应该只是你的孩子,是弟弟的姐姐。她是你的朋友,她是你应该尊重的个体。

如果你的父母给你0%,你可能有100%的勇气离开。

可是大部分的父母永远都在表演爱。父母有多爱孩子,可以为他起早贪黑工作,可以为他用尽一生的积蓄买房,夏天为他扇凉,冬天为他取暖。

我们永远承认父母的爱,却也要面对家庭的内耗。为孩子放弃一切是很多父母的自怨自艾的口头禅,对于孩子父母是上位者,他们可以轻而易举操纵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在中国扼杀孩子的思想是很多父母的天性。很多父母不是要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要一个听话的孩子。我们永远不能说父母不爱,但是孩子感受到的是扭曲的控制。

我们往往拿着50%的爱,牺牲90%的自己。

父母总爱问:你以后要如何回报我?孩子总要答:那你为什么要生下我?

父母和孩子究竟谁更辛苦?是那些借着工作逃避自己责任,或者把自己失败推到孩子身上的父母,还是那些被父母压抑又必须回应他们期望的子女呢?

我想最辛苦的应该是那些都没有爱对方,可是为血缘而妥协的一家人。

去抱一下你的孩子,承认他的人生不应该为你的活,承认他不仅仅是你的孩子。你也不必当一个伟大的母亲/父亲,你的人生也应该是为你而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