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的户口制度起源于1958年,以家庭为单位,把人口注册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那么,为什么会有户口制度?现在的

作者:十一面

中国的户口制度起源于1958年,以家庭为单位,把人口注册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那么,为什么会有户口制度?现在的户口制度还跟以前一样吗?以后会怎样?

上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发展经济,在国际社会中立稳脚跟,国家选择了苏联模式 - 确立了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的战略,以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

当时的新中国是完全意义上的农业国,农业占了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这时候发展工业,就需要有原始资本积累。那么,原始积累从哪里来?答案是,用农业补贴工业,实行“以农补工”政策,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强制性低价收购农产品,再抬高工业品价格,利用其中间超额部分出口赚取外汇,再用外汇购买设备进行工业化,补贴工业发展。也就是通过工农业的剪刀差,提取农业剩余用于发展城市工业。

那时新中国的城镇化率非常低,城市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几,工业都是集中在城市里的。为了保证城市供应、维护城市秩序,就不能让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轻易竞争城市资源,包括住房,公共设施,医疗,保险,教育等。

于是,户口制度就产生了。用“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以区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农村人的劳动剩余,补贴城市生活和工业所需;禁止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避免农村人进城抢占城市资源,扰乱社会秩序。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那时候的农村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了能当个城里人,连城里的清洁工都让农村人羡慕。

那个时候,户口制度为大陆的工业和城市发展、控制人口流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进行到1984年,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得益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迅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旺盛的需求,于是,国家逐步放松了对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进城居住、务工的限制,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民工潮”。

农民能进城了,但他们还不是城市的主人,不能享受城里人的福利和公共资源,他们的家在农村。通常,家里的男人在城市里挣钱,给家里的女人,孩子,老人消费,老人和女人在家务农。

2001年,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外贸出口迅猛增长,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各地纷纷取消了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各种就业歧视。同年,国家为保障城市劳动力,同时维护城市秩序,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农村户口有机会转成城市户口,部分农民有机会成为小城镇主人,享受城镇公共社会资源了。

2014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城市务工的非城市户口人口数量巨大。没有城市户口,这些务工人员不能在城市购房,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城就读,医疗和保险也受到限制。为稳定城市发展,解决非城市户口务工人群的工作生活困境,国家提出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的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城镇化政策。

如今,在城市务工的非城市户口人群对城市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多地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这部分人群的利益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设定条件,让在城市务工的非城市户口人群能够落户城市,以解决他们的购房,子女上学,社保、医保问题。

大陆的户口制度,随着国家经济、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转变 - 从完全偏向于城市户口人群的利益,禁止农业户口的农民向城市迁移;到允许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城务工;再到逐渐放开、允许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城市。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和淡化。

中国的户口制度起源于1958年,以家庭为单位,把人口注册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那么,为什么会有户口制度?现在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