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临朐文学】冯恩昌: 小院年夜

【临朐文学】冯恩昌: 小院年夜

小院年夜

作者 | 冯恩昌

除夕夜,千千万万个小院都醒着。

小院夜空,都高挂一串红灯笼,普洒着盛世之年灿烂的阳光,家家感受着党的振兴农村政策的温暖。

夜幕降临,我家小院却亮了起来,院中青竹竿挑着红灯笼,洒下满院妩媚的春光,两扇敞着的大门,盛开着红彤彤的春联的花丛,门槛上的过门笺,飘洒着柳绿花红。影壁上的那个巨型“福”字,犹如春花环绕的舞台,似乎在上演着农家早春的一幕幕。大门的过道里流淌着孩子们跃动的人影和银铃般的歌声。

我家三间宽阔正房里,灯光辉煌。我家母亲、妻子、妹妹,正在包过年饺子,展现着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人们在家庭承包制好政策的感召下,获得大丰收后的新气象。我的几个孩子格外活跃,出出进进,玩玩闹闹,抽空点燃几个零星鞭炮。那时刚刚开始有“春晚”节目,都感到特别新鲜。我家边吃年夜饭边看春晚。丰盛的酒席,虽然没有高档的山珍海味,但有基本全是自种的无毒蔬菜,韭菜黄炒鸡蛋、大白菜炖排骨、肉汤炖扁豆、芫荽小炒肉、金针菜炒肉片,虽不值钱,味道鲜美。喝得酒是母亲用黍米做得老黄酒,喝着黏黏的甜甜的略有酒味,吃得是蜡黄的玉米煎饼。父亲带领大家喝了几杯小酒,脸颊皱纹浮笑的说:“这幸福都是党的好政策给的,我们永不忘党的恩情。”阖家团圆,祥光普照,这年夜饭一直吃到春晚结束,人们过年的喜庆气氛达到了高潮。

年丰人精神,这年种得黄烟大丰收,家庭经济状况好转,过年添了新电器、新缝纫机等,全家人人添了新衣。年夜饭后,母亲发话:“都把新衣服穿上,给老少爷们拜个喜庆年吧!”我的几个孩子显得特别活跃,一个个穿上时髦新鞋、新帽、新袄、新裤,花花绿绿红红紫紫的,由大儿子挑着红灯笼,去给邻舍百家拜年了。母亲换新衣后,坐在铺了新床单的床上,身旁放着一盒盒糖块、瓜子、熟花生、苹果什么的,喝着早茶等待拜年的小字辈前来。她虽然有气管炎,不时的咳嗽,但遇上好年成,显得格外精神,来了拜年的热情洋溢,分塘、分压岁钱,忙得不亦乐乎。年成好了,拜年的人多,欢乐气氛高,一直热闹到日出高竿,金色的阳光洒满新年第一天的早上。

一年年的小院,一幕幕的年夜,一次次的巨变,党的一项项振兴政策,党的一阵阵春风的温馨,党的一场场春雨滋润,桃红柳绿,开花结果,农家富裕了,逐渐追上城市的繁华,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了。一个个年夜的小院,如一朵朵春花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正在蓬勃绽放。

【临朐文学】冯恩昌: 小院年夜

冯恩昌,1937年生于山东临朐。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被誉为东方诗神。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亚太地区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家一级艺术家称号,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23部,《糖葫芦》《故乡蝉歌》,选入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