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家长30个为什么之五:孩子犯错咋就成了改错的最好机会?

孩子犯错,家长做法五花八门

好家长30个为什么之五:孩子犯错咋就成了改错的最好机会?

马上过大年了,孩子成为家长眼皮底下的“常客”。

在本君与不同年两段孩子家长交流中,几乎所有家长都会承认,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路上都会犯大大小小、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可以说,天下就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不犯错误就不是孩子。

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人也都会承认,当面对孩子犯错时,不同的家长的做法与说法也都不尽相同:

生气震怒者有之,过度担忧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听之任之者有之,小题大做者有之,娇惯溺爱者有之。当然,正确教育引导者也有之,等等,不一而足。

本君以为,在孩子犯错的问题上,家长的态度对孩子行为习惯的纠正乃至心理影响,至关重要,家长在思想上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什么?

孩子犯错,家长教育最佳时机

好家长30个为什么之五:孩子犯错咋就成了改错的最好机会?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做错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惧和后悔的心理,这种恐惧感主要是担心由于犯错误所引起的对自己的不利后果。

此时,孩子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到家长如何来处理他的错误上。

因此,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极好机会,家长务必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孩子进行一次认真而有效的纠错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这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绝不可以害怕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而不敢进行严肃的批评,绝不能嘻嘻哈哈的让孩子觉得无所谓的样子,绝不可以为了消除孩子对犯错误的恐惧感而不及时指出其所犯错误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既要让孩子知道,犯了错误就会有一定的后果,家长也很在意自己犯错误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家长虽然很疼爱自己,但不希望自己犯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家长就会替自己很担心,犯错误不改正不就是好孩子。

孩子犯错,家长就该如此去做

好家长30个为什么之五:孩子犯错咋就成了改错的最好机会?

本君以为,作为家长来说,一方面要及时严厉的指出孩子的错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这种严厉的分寸,千万不可以用暴怒、暴打等方式对待孩子,而是应该注意“分寸”的把握,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防止加重孩子的恐惧感。

家长应该是口气严厉,严肃认真地指出其错误的性质、危害,使孩子从父母的要求中,感觉到父母的信任和对错误的重视。

当然,对犯错误次数和程度不同的孩子,态度也要有所区别:原则上是对首犯要说理,对重犯要约定,对再犯要惩罚。

同时,要鼓励孩子有信心和勇气改正错误。

如此,就抓住了孩子后悔的心理,促使其进一步加深对错误的认识,产生痛恨自己错误行为的感情,使纠正错误有了内动力。

二是要耐心细致地引导教育孩子。

家长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找危害,帮助孩子提高对错误的认识,分清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使他改有方向,改有决心,改有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的这种说教,要力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渗透在有趣的故事里,切不可长篇大论,冲淡主题。

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可简单从事,图一时痛快,对孩子暴打、痛骂,因为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反感,尤其是对多次重犯错误、对大一点的孩子,不仅可能无济于事,而且往往会使孩子与家庭的关系疏远,甚至导致情绪对立,矛盾激化,酿成意想不到的家庭不幸。

三是要鼓励孩子敞开心扉说实话。

在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只顾自己生气一股脑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提出补救的办法。

家长一定要清楚,当孩子做了错事后,家长要做到第一件事,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孩子大发雷霆,而是应鼓励孩子说实话,如实汇报事情的经过。

孩子讲了实话后,家长应及时予以肯定,切不可利用孩子提供的材料去讽刺与挖苦。

当然,也不可以对孩子提供的假情况偏听偏信。

否则,就是变相鼓励孩子说假话,搞欺骗。

因此,家长只有冷静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才会愿意听取你的意见。

同时,在采取补救的办法时,最好让孩子自己提出,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恰当、合理,家长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不恰当,家长可引导孩子补充修订。

四是家长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还应注意的是, 面对孩子的错不要只一味的把问题看在孩子身上,还应特别注意认真分析和承认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批评有没有情绪化、泛滥化、简单化、急躁化的问题,有没有批评的时机掌握不恰当的问题,有没有批评不合理的问题,等等。

如果家长闭口不谈自己的过失,那么,如果是面对年龄稍大且已初步具有评判标准的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一种不信任和厌恶的情绪,那样,就会削弱家庭的教育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