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店工人文化宫的"改造"

作者:海外网

来源:工人日报

闪亮酒吧工人文化宫(8)马店工人宫文化宫的"改造"

10月18日下午,在驻扎在马店的工人文化宫体育场馆里,工人王丽霞拿起网球拍,和同伴们一起开始了自己的运动。

"我听说文化宫建于2010年,但我以前从未来过这里,直到2021年。和王立霞一样,会场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2021年才开始来的,之前为马店工人建造的文化宫对他们来说只是一座普通的建筑。

重新焕发活力,从咆哮的"变形"中解脱出来。

"满足工作人员对文化宫的期望"

"文化宫是怎么建的?"对于这个问题,马甸市总工会选择从员工那里得到答案。

时任马甸市总工会主席的张立才表示,只有让职工在文化宫、文化、活动、品牌中拥有职工,才能将文化宫资源"搬"上去,工会服务"活"起来,工人"文化"翻"起来。

于是,马甸市工人文化宫扩建征求"黄金思想"的民意测验得以公布。一时间,事件对马店超过百万的工会会员进行了"热搜",引起了当地强烈的反响。

"你可以为公共利益开始一门课程","建立一个运动的地方","希望能够像以前一样看电影"......数以万计的工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民意调查。其中,20%的网民在"你最期望建造的场地"选项中呼吁员工健身房。

马甸市总工会掌握职工需求的"大数据",迅速推动职工文化宫"精准发挥""定制服务"转型,制定了"标准与自助、秩序、工会为你匹配"的改革扩张方案,着力打造"两个阵地两个基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势地位, 主要地位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职工素养教育基地和劳动模范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展示基地。

"在教育培训、文化活动、体育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针对员工的需求,做亮做优秀员工赋能、关爱服务等特色服务品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3加X'。张丽才表示,团队达成的协议,只有以传统服务为基础,尽量把X做大,才能扩大职工文化宫养服务的覆盖面,释放更多的红利辐射到更多的基层职工身上。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方向已经定好了,但怎样才能不仅坚持公益服务的方向,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经过深入调查和广泛协商,2019年8月,马甸市总体决定采用"宫业联合、宫企合作"模式进行运营管理。

"这一天是'历史性'的时刻,从那时起,文化宫的建设就走上了专业人士做专业事情的道路。马甸市二级督察、后任马甸市总工会常务副会长李永春说。

寻求合作,公开招标...全新的"故宫联合,故宫企业合作"的文化宫经营模式在马店生根发芽。

2019年9月,马甸市职工文化宫和浙江省海宁市职工文化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9月,经过公开招标,与武汉某体育文化专业服务机构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该机构在武汉三个镇有开设体育场馆的经验。

不到一年时间,市职工宣传教育中心、职工体育健身中心、职工文化交流中心、职工扫盲(技能)培训中心等15个场馆顺利改建,职工文化宫开始向公众开放。

"工人的天堂又回来了。

对于住在马甸市的李女士来说,疯店工人文化宫的"改造"来得及。

"新建的职工文化宫不仅有文化,还有救了我一命的朋友和医生。六个月前,李女士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家庭变化,当全家人沉浸在儿子进入重点高中的喜悦中时,丈夫意外去世,孩子不想上学,还抗拒去医院......李女士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身心饱受折磨。

公司工会在访问期间了解到情况,并鼓励她向工人文化宫的工人心理服务中心咨询。李女士清楚地记得,那天值班的二级心理咨询老师大庆热情地接待了她。后来,在三个月的心理指导下,范大庆与儿子亲密如友。

"慢慢地,我的儿子正常吃饭,帮我做家务,更重要的是,他有了继续上学的想法。变子李女士的眼神,心中幸福,对于李女士来说,这是一片久违的阳光。

"所有来过的人都会回来,甚至把周围的人带回来。马甸市职工文化宫馆长卢志清,清楚地感觉到职工文化宫的改造感动了职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我们的工会会员证,很多人打电话催促做,这在以前是少有的。"

"公益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传统工艺风筝制作、宫灯制作、脸塑;手工制作的挂钩,木制品,手工肥皂;风格射箭,声乐,艺术;生命型植株种植、急救培训等。说起文化宫的"美丽人生周公益课程",陆志清就像几个简。据她介绍,全年有40多个公益班聚集了一批忠实的粉丝,每一次活动发起,都是"二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宫的职工驻扎在马甸市的主要阵地,通过发挥自身的服务优势,打造一个线上员工式的服务品牌。《遇见工会清凉夏日》首演结束后,不少职工派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离开多年,职工的天堂又回来了。"

"文化宫各个场馆开放后,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文化宫。陆志清说,这样的一幕,让马甸市、文化宫的职工干部感到很有上进心。

作者:于家喜 记者 董俊雅 郭东升

《工人日报》(2021年10月24日,第4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