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盘大棋——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变形记

作者:Focus医美前沿

01

玻尿酸,曾贵比黄金

购买1g玻尿酸需要花多少钱?

上世纪70年代,1g黄金约6.25美元,而1g玻尿酸100美元,是黄金的16倍(注射级原料:按10万美元/公斤计算)。彼时的玻尿酸只能从动物组织内提取活动,而动物提取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这一方面阻碍了玻尿酸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玻尿酸价格的高昂,一度比黄金更值钱。

1985年,日本化妆品公司资生堂率先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制备玻尿酸。不仅限制降低玻尿酸的生产成本,使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而且也能够根据临床的应用需求灵活设定分子量大小,有效拓宽了玻尿酸的应用场景。

在国内,提到玻尿酸就不得不提到华熙生物,通过多年的技术深研,华熙生物率先实现了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化的突破,改变了大陆以动物组织提取法生产透明质酸且主要依靠进口的落后局面。目前,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发酵产率已经从3g/L提高到了 10-13 g/L,高于文献报道的行业最优水平 6-7 g/L,生产规模和产率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依托着产能优势,华熙生物在全球原料供应端稳登榜首,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全球及中国透明质酸(H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也显示,2020年中国玻尿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1.6%,华熙生物以43%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02

玻尿酸,从医用到日用

虽然原料业务壁垒高,华熙生物优势明显,但这并不能满足华熙生物的增长需求。近年来华熙生物逐渐将目光投向了医美及护肤品终端产品。横跨功能性护肤品和医美产品两个领域,“润百颜”是华熙生物推出的第一个终端品牌,2018年,华熙生物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的故宫口红刷屏各大社交平台,也使“润百颜”成为华熙生物从“幕后”走到“台前”的第一个抓手。

“尝到了”C端的甜头,继润百颜后,华熙生物推出了多个功效型护肤品品牌,如夸迪,米蓓尔,BM肌活、润熙禾等。夸迪定位于抗初老的高端院线品牌,米蓓尔定位于针对于敏感肌的功效型护肤品,BM肌活瞄准消费者中爱扒成分的成分党爱好者。润熙禾则专注于母婴人群的护理需求。甚至连宠物护理领域也进去插了一手,成立宠物护理品牌海宝诗,从洗浴护理到主粮,让“主子们”也用上玻尿酸。

C端产品确实为华熙生物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回报,在华熙生物上市之前,2016年至2018年,功能性护肤品就从占总收入的8.79%飞跃到23.04%,为29,029.39万元。而在2016年至2018年,原料产品虽然从绝对值来看仍然是公司主营业务营收的大头,其占比却从63%落到了51.7%。

到了2020年,功能性护肤品更是“一飞冲天”,据企业年报,2020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 13.46 亿元,同比增长 112.19%,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的 51.15%;毛利率为 81.89%,同期华熙生物的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毛利率在 90%左右,功能性护肤品的毛利率距离原料销售毛利率仅相差不到10%。

一盘大棋——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变形记

(润百颜系列产品之一)

在功能性护肤品里,“润百颜”品牌收入最多,为5.65亿元,同比增长65.29%。其次是“夸迪”品牌,实现收入 3.91 亿元,同比增长 513.29%,无论是“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还是“BM肌活”,天猫都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年报称,华熙生物在中国地区的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 45.90%,主要系功能性护肤品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所致。

华熙生物在C端的投入也确实是下了“狠功夫”,我们从企业年报发现,华熙生物不断在加大对C端产品的投入。首先,从研发来看,2020年研发投入为人民币 14,115.78 万元,较2019年增加人民币 4,727.16万元, 增幅 50.35%。且研发投入主要花在了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医疗器械、药品及生物活性物原料等多个方向的技术和产品研究上。

在市场营销端,2020年华熙生物发起 “百颜证言 智慧玻尿酸”、“快闪视频粉丝互动”、“颜值银行空管计划”等活动,还通过分众传媒对润百颜品牌进行品牌投放,以增加润百颜的曝光度。“夸迪”品牌则通过直播触达红人主播背后的粉丝群体,这年公司花费的广告宣传费用共计 1.25 亿元,线上推广服务费共计4.93亿元。

从市场声量及营收反馈来看,华熙生物已经成功把功效型护肤品慢慢送入“正轨”。

03

玻尿酸,从日用到食用

除了医疗、医美、功效型护肤品终端,玻尿酸还有哪些多元增长空间?

收购佛思特公司后,华熙生物在化妆品级,食品级玻尿酸的产能至少提升100吨,随着天津厂区的竣工,2021年下半年将有望新增300吨透明质酸原料(外用级、食品级)、152 吨透明质酸衍生物以及 500 吨透明质酸溶液类的产能。由于原料产能的提升,华熙生物不得不把这个藏在地底下的问题摆到明面上来。

食品领域明显成为其下一个发力点。玻尿酸作为食品的成分添加在境外早已广泛应用,多用于功能性食品、尤其是口服美容类产品等,在国内,则仍然是一片“处女地”。2004 年,华熙生物就在国内启动了透明质酸作为食品添加的申报工作,2021 年 1 月,由公司主导申报的透明质酸作为新食品原料获批。2021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批准玻尿酸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乳及乳制品、饮料类、酒类、可可制品、巧克 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冻饮品中,立即受到国内食品业的关注。

一盘大棋——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变形记
一盘大棋——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变形记

(左:黑零产品;右:水肌泉饮用水)

趁着热度,2021 年 1 月华熙生物快速推出首个透明质酸食品品牌“黑零”。3月则正式自有玻尿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称每瓶水含66毫克食品级玻尿酸。6月“黑零”系列零食产品正式上线。同时,也已经和知名酸奶品牌乐纯合作,推出玻尿酸酸奶,还成为光明乳业的玻尿酸原料供应商,光明乳业已推出产品“美の牛乳-玻尿酸”。

既然牛奶和酸奶能加玻尿酸,咖啡能加吗?奶茶能加吗?轻食里能加吗?蛋白棒能加吗?据了解,在玻尿酸食品领域,华熙生物的研发已经涉及玻尿酸便携饮、玻尿酸咀嚼片、玻尿酸葡萄糖酸 锌口服液、玻尿酸酸餐前饮等多个项目。推出两个自有玻尿酸食品品牌,华熙生物有效地刺激了食品企业们的神经。

据了解,全球有 1000 多种含玻尿酸的食品,其中美国有近600种膳食补充剂含有玻尿酸,日本有 160 余种产品含有玻尿酸,产品种类涵盖范围包括软糖、果冻、饮料、方便食品等多个品类,横向对比来看,大陆的玻尿酸食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原料供应商的同时也具备终端产品打造能力,在国内,华熙生物有必要在玻尿酸给食品企业们打好板。

在“医美三巨头”中,华熙生物与另两家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其原料供应能力。玻尿酸的终端产品,无论是应用在医药领域、医美领域、化妆品领域、食品领域还是计生领域,都离不开原料。从原料供应到终端产品供应,从外用到内服,华熙生物不断地促进玻尿酸在各个领域的多元应用,跳开医美产业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华熙生物或成最大赢家。

参考资料:

华熙生物2021半年报;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报告;

光明推出美の牛乳,玻尿酸食品行业或迎来较快发展;

头豹研究院:玻尿酸研究——颜值经济时代开启,监管日益成熟助推行业规范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