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中不可一世的德国王牌军是如何崛起与湮灭?丨新书推荐

“帝国”装甲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精锐部队之一,也是武装党卫军中成立最早的部队,为后续成立的其他党卫军各师输送了大量军官和士官,可谓武装党卫军的摇篮部队。这支部队从二战爆发一直打到德国投降,历经东线两线的主要战役,为纳粹德国开疆拓土的同时,也犯下了累累战争罪行,被称为“黑色死神”。

本书详述了该部队建立的过程,对研究纳粹德国早期历史和党卫队发展史的读者有诸多助益。本书还对该部队参加的主要战役和战斗都有详细描述,完整再现了这支部队在整个二战中的历程。

二战中不可一世的德国王牌军是如何崛起与湮灭?丨新书推荐

节选——序章: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

1933年1月纳粹掌权后,希特勒同冲锋队(SA)领袖罗姆之间的裂痕也愈来愈深。希特勒开始担心起来:冲锋队不仅在将来会扰乱他的统治,同时有可能影响到他的权威。因此,希特勒说:“我当时想,我需要一支卫队,不管它规模多小,它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甚至会朝着他们自己的兄弟动手。宁可只要来自一座城市的20个人——条件是,可以完全信赖他们——也不要一大群不可靠的人。”后来,这支队伍按照他的意愿被命名为“Schutzstaffel”,即党卫队。

党卫队起先的“目的”可以说是必要时充当希特勒的保镖。1933年初,希特勒的保镖兼司机泽普·迪特里希(Seep Dietrich)奉命组建一支私人卫队,以保证希特勒的安全。不久之后,迪特里希亲自从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Stosstrupp Adlof Hitler)中挑选出117人,组建了这支私人卫队。这117人全都是党卫队理想的模范:25岁,身高1.8米,无犯罪记录。普鲁士州警察部门负责为柏林总部卫队提供后勤方面的支持。这支部队后来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1.SS-Panzer Division“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

二战中不可一世的德国王牌军是如何崛起与湮灭?丨新书推荐

希特勒最信任的老战士——泽普·迪特里希亲自挑选出了 117 人组建了一支私人卫队,专门负责希特勒的安全。这支卫队从某种程度可说是党卫队的前身。

但希特勒任命的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野心却不止于此,他不断地向希特勒游说:贴身卫队有立即扩大的需要。希特勒本来就对陆军军官团的忠心有所怀疑,一直在考虑如何建立纳粹党的军事组织,以期能够代替国防军。1934年9月,希特勒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批准成立听命于希特勒本人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ugungstruppe),而这支部队的成员主要来自各地独立的党卫队大队成员。

这些大队是1933年被设置于德国主要城市的“政治预备队”(Politische Bereitschaften)的后裔,如今则被合并,它们分别是驻慕尼黑的“德意志”旗队(Deutschland Standarten,旗队编制相当于陆军的“团”),以及驻扎于汉堡的“日耳曼尼亚”旗队( Germannia Standarten)和负责拱卫元首安全的阿道夫·希特勒旗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前身)。阿道夫·希特勒旗队虽然编入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但指挥官泽普·迪特里希凭借与希特勒亲密的私人关系,仍保持着某种自主性,哪怕是希姆莱也对他无可奈何。

二战中不可一世的德国王牌军是如何崛起与湮灭?丨新书推荐

泽普·迪特里希。这是一张他早期的签名照,注意照片中 SS 早期的领章样式。

在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指挥官人选上,希姆莱比较倾向于旧国防军军官保罗·豪塞尔(Paul Hausser),他可以说是干此工作的最佳人选,豪塞尔同时也是党卫队之内为数甚少的昔日高级军官之一。豪塞尔生于1880年,一个高高瘦瘦的勃兰登堡人(Brandenburg an der Havel)。出身于正统的普鲁士军人家庭的他仪表堂堂、举止潇洒,处处显示出普鲁士军官风度,谈吐挖苦俏皮,这让他在等级森严的国防军中树了一些敌。

二战中不可一世的德国王牌军是如何崛起与湮灭?丨新书推荐

保罗·豪塞尔,可说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之父,真正创造武装党卫军的人。注意照片中豪塞尔佩戴的 SS 早期领章。

他的军事履历充分表明他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干才能:受过步兵训练、上过军事院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不同职务,包括团长和总参谋部参谋官。战争结束后,豪塞尔还担任过第2军事防区的总参谋长,第10步兵团团长。1932年1月31日,他最终因政治原因以名誉陆军中将从军队中退役。

退役后,豪塞尔加入过当时德国的右翼组织“钢盔党”(Stahlhelm),甚至短暂加入过冲锋队。不久后,通过一名来自第10步兵团的老战友介绍,豪塞尔结识了希姆莱。后者希望他能够加入党卫队来指导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在军事训练中的各项问题,并授予其党卫队旗队长(上校)军衔。按照希姆莱的话说,党卫队战士缺什么,豪塞尔就应该灌输给他们什么——纪律、服从、敢于拼杀,总之,就是所有的军事知识。这也是党卫队现阶段最匮乏的东西。

1935年初,豪塞尔在不伦瑞克(Braunschweig)的公爵官邸开办了一所党卫队军官学校(注意,实际上在waffen-ss,也就是党卫军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德国官方文件之前,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党卫队军官学校)并担任校长。不久后,他又着手建立不伦瑞克和巴特特尔茨(Bad Tolz)两所党卫军“容克”学校的整套系统化训练机制,目的是能够在这里培养未来武装党卫队(党卫军)的军事骨干(最后事实也证明了,许多党卫军的军官都来自这个体系)。

二战中不可一世的德国王牌军是如何崛起与湮灭?丨新书推荐

位于巴特特尔茨的党卫队军官学校的大门。这所军校同不伦瑞克的姊妹学校一起为武装党卫军部队培育了大量的骨干人才。

1936年10月1日,希姆莱正式任命豪塞尔为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指挥官,同时兼任两校的督察。在他的新岗位上,豪塞尔计划把军官培训学校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运用到整个党卫队机动部队之中:“党卫队必须建立一支首先以国防军训练教程为蓝本的部队,因为这种教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整个过程中,他逐渐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按德国常规武装部队的形象塑造成了一支值得称颂的部队。而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一开始也为它的精英主义感到自豪。

1938年,阿道夫·希特勒旗队因为其特殊性,脱离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编制。由于德国在这一年成功吞并了奥地利,党卫队又在维也纳建立了第三支旗队:元首旗队(Der Fuhrer Standarten)。最终,这三支旗队组成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也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帝国师(Das Reich)。豪塞尔也终于可以作为一位指挥部队的将军去干他一直想干的事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