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倘若苏轼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成为美食主播,因为他实在太懂吃了

作者:希罗多德Plus

早前,网络上慢慢兴起了吃播这种直播方式,看着屏幕里的博主在那里大快朵颐,别提有多过瘾了。各种美食,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天上飞的,我们总能做成各种花样来吃。

倘若苏轼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成为美食主播,因为他实在太懂吃了

其实不光是现代人,古人对吃的研究也很深。古语有言:“民以食为天”,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饮食体系,那时的人们就很讲究五味的调和,后来逐渐诞生了8大菜系,可见吃对于古人而言的重要程度。

说到古代哪个文人最会吃,苏轼居第二的话,那就没人敢居第一了,因为他实在是太懂吃这门学问了。他的一生不断遭到贬谪,可仕途的不顺利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相反豁达乐观是贯穿他一生的人生态度,纵使一路贬谪,可每到一处他都忘不了寻找发掘美味。

年少苦读,只吃三白饭,入仕后可不能亏待自己

苏轼出生于官僚士大夫家庭,父亲是大文豪苏洵,母亲是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照理说就单凭借母族的背景,苏轼的生活状况就不会差。

倘若苏轼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成为美食主播,因为他实在太懂吃了

不过苏轼的父亲,大文豪苏洵另有想法,可能他也觉得男孩子就得穷养,为了磨练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心智,让他们专心读书。在眉山备考期间,每天只吃“三白饭”,所谓三白即一碗白米饭、一小撮盐外加一盘白萝卜,这萝卜应该连腌都没腌,不然也不用给盐了。

以至于成名之后,有一次刘攽请苏轼吃完,在饭桌上为了捉弄他,还特意准备了三白饭。时间来到1079年,此时的苏轼深陷乌台诗案,但幸在朝中有人力保,神宗皇帝也是惜才,没有痛下杀手而是贬谪去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倘若苏轼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成为美食主播,因为他实在太懂吃了

团练副使实际上也就是个虚职,本身职位小不说,还没有任何实权。百无聊赖的苏轼,在公务之余,干脆带领一众家人在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靠种田补贴生计,甚至字号“东坡居士”,旷达之情可见一斑。

初到黄州,对美食敏感的苏轼就发现了此地的异样之处,当地人居然不吃猪肉!古代重视农耕,牛要用来耕作生产,私自宰杀要被官方追究责任,所以吃不到牛肉情有可原。羊肉虽是主流食物,但价格太贵,不是平民食材能常享用的,可猪肉物美价廉啊。

倘若苏轼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成为美食主播,因为他实在太懂吃了

现代人可能不理解,主要是因为北宋时期人们才刚刚发现,阉割后的猪,明显少了腥臊味,口感更好一些。但考虑到古代消息较为闭塞,加之猪肉一直被士大夫称之为“贱肉”,在当时没有全国性流传开来情有可原。直到苏轼这种级别的人出现,才算在当时带火了猪肉。

苏轼只是黄州小城的官吏,俸禄很难维持一大家子的开支,以前常吃的羊肉就别想了,只能吃便宜的猪肉。作为资深吃货的苏轼肯定不会像普通人一样架在火上烤着吃,他把猪肉切成小块放进锅中,加盐后少着水,赶上锅盖慢慢炖。几个小时过后,待火候差不多了,掀起锅盖,用筷子扎起一块放入口中,只觉软烂可口,味道鲜美无比,虽是用清水所煮,但没有一点腥臊味。

倘若苏轼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成为美食主播,因为他实在太懂吃了

光吃还不过瘾,酒足饭饱后的苏东波提笔便写下了《猪肉颂》,把做菜过程记录在了里面,不愧是大文人,吃完了还要做出一份感慨。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黄州不仅猪肉便宜,鱼肉也是鲜美无比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未归?”典故中的张翰因为想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可谓是最任性的辞官。黄州地处现在的黄冈,水网密布,在此地任职的苏轼自然而然地迷上了对鱼肉的烹调,还特意写了篇《煮鱼法》。

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
倘若苏轼穿越到现在,他一定会成为美食主播,因为他实在太懂吃了

在文章中他介绍了其独创的新式鱼肉烹调方法,取鲜活的鲫鱼或者鲤鱼刮鳞去骨,放入冷水中。把盐在鱼四周抹均匀,在鱼腹中塞入事先准备好的菘菜,下水炖煮。在锅中加入葱白树根,不要搅拌,以免破坏鱼的完整。紧接着准备等量的生姜、萝卜汁、酒,混合调匀,等半熟时加入锅中。最后,起锅装盘前加入桔子皮后便可。

这做法,堪比专业大厨。不光文章写得好,做菜也是一把好手,关键还懂得用文章给自己宣传。纵使屡遭贬谪,仕途坎坷,苏轼依旧坦然旷达的对待生活、对待自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