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随着各类渔船、海钓船争相“捞金”,专家紧急呼吁:在大黄鱼刚有复苏迹象时,不妨放它们一条“生路”

作者:文汇网
随着各类渔船、海钓船争相“捞金”,专家紧急呼吁:在大黄鱼刚有复苏迹象时,不妨放它们一条“生路”

舟山海域聚集上百艘渔船和海钓艇

专家:大肆捕捞,后果不堪设想

1月15日,宁波象山石浦的渔船一网捕获近4000多斤大黄鱼,最终卖了957万元。船老大林海东说,他出海捕鱼29年,这一网下去,等于10年的营收。

这样的故事,真是羡煞众人。“我要捕鱼去。”网友们这种半开玩笑的留言也反映了这种心态。而在舟山海域,前几天多家自媒体直播了一场大黄鱼追寻之旅,视频里密密麻麻都是海钓艇,数量超百艘。

随着各类渔船、海钓船争相“捞金”,专家紧急呼吁:在大黄鱼刚有复苏迹象时,不妨放它们一条“生路”

一位沈家门水产品经营大户坦言:“这几天,渔民都去捕捞大黄鱼去了,昨天3艘船捕了200多斤……”在这个大黄鱼的越冬季,渔船老大和海钓客们好像都从大黄鱼身上嗅到了商机,纷纷“捞金”。

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人士是既喜且忧的,喜的是大黄鱼资源有了复苏的迹象,忧的是情况刚一好转就大肆捕捞,后果不堪设想。

“对越冬的大黄鱼进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从事了20多年大黄鱼育苗工作的徐万土表示,听到“一网957万”后,直言“毫无丰收的喜悦”。大黄鱼与其他鱼不同,要产卵至少3年生,2000多公斤大多是可以产卵的大黄鱼亲鱼,太可惜了!”

野生大黄鱼“大丰收”

这位人大代表紧急提建议

刷到“追寻大黄鱼”的视频,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平太荣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轮机长余雄伟坐不住了。和渔船、渔业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这两天紧急赶写了一份关于规范休闲海钓产业,巩固渔业资源修复成效的建议,提交给两会,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舟山渔业资源衰竭的教训,在大黄鱼资源刚有复苏迹象时,放它们一条“生路”。

“我小时候,在家里就能看见海上渔船的一点点灯光,那时候渔民都是早上出海,在家门口打到了几网就回港,一网上万斤大黄鱼也是常有的事。”余雄伟回忆,那时甚至在船上都能听到海上传来大黄鱼“咕咕”的叫声,如今,这种声音只存在于老渔民的记忆中了。

建议大黄鱼越冬期、抱卵期禁止海钓

对此,余雄伟呼吁,应尽快把浪岗、两兄弟屿、海礁等海区纳入舟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范围,以发放海钓证、规定海钓船舶备案等形式将这些区域纳入管控。同时为保护大黄鱼洄游与繁殖,建议上述地区每年在野生大黄鱼的越冬期和抱卵期禁止海钓作业。他也呼吁,在全省沿岸海域通过划设休闲渔业专用水域,区分渔业生产和休闲渔业,把渔场还给渔民,减少休闲海钓对渔业生产的干扰。

此外,他建议参照专业渔船管理规定,在小型休闲船舶证书上载明航行范围,杜绝跨海区现象,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包括经营主体、活动区域、作业方式、经营规模、人员素质、管理措施等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达到行业规范化管理要求。

编辑:赵征南

综合:浙江日报、钱江晚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