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村长大的孩子(1)

作者:追逐繁星的笨小孩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一至三年级吃住在家,每天上学都是早出晚归。天麻麻亮就起床,随便吃点母亲做的家常便饭,就从半山腰的家里一路小跑到4公里外的山村小学,斜肩包里除了几本书之外还会塞一块锅盔或核桃或板栗或红薯干等,这可是我的午餐,中午学校是没有条件给“跑学生”提供午餐的。下午放学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回家,大家一起说笑,追逐打闹。上学时从山上往下跑,飞快!放学回家从山脚向上爬,蜗行!小伙伴越走越少,最后要独自穿过一大片竹林。这段路我最害怕,那时候的野生动物挺多的,野猪佩奇,狐狸,兔子等。爬行动物也不少,经常会突然发现菜花蛇或黑乌梢在你面前的山路上慢慢蠕动。所以后来每次经过这一段路我会大声背诵课文或汉语拼音给自己壮胆,同时手里定会拿着二米多长的竹竿一路敲敲打打。所以“打草惊蛇”是我学会的第一个成语,也是理解的最深刻的。一套单衣可以对付春季,夏季和秋季。冬季穿厚点,两层单衣。那时候好像特别抗冻,也不觉得很冷。三至六年级吃住校,一星期回一次家。学校的饭亘古不变---永远都是糊汤,没有菜。所以母亲周日下午会在家里烙一个大锅盔,平均分为五块,一天一块。同时会带上一桶咸菜,一周一桶。宿舍就在教室的后面,是大通铺,刚开始都睡在地上,一人一床被,二人组合,一盖一垫。我还记得有一个同学永远一个人睡,他毛病挺多:个子高占被子,放屁磨牙尿床。白天晒被子,他睡觉的地方永远是湿漉漉的,一股尿骚味。后来快毕业的时候学校安排了两位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这两位老师放学后发动所有男生在学校后山上砍手臂粗的木棒,两米长。要求一人10根,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利用课间在教室后面捆绑架子床。当我们从地上睡到架子床上的时候,才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从那时起我对老师的印象就有了更进一步了解。老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辈子都应该感恩的人。六年级后半学期要面临小升初,那个时候有预选,一班孩子只有三五个学生能考上初中,竞争还是有的。后期老师重点培养其中的几个孩子,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个。老师很有责任心,甚至晚上点着煤油灯给我们免费辅导作业,有时他还会煮鸡蛋给我们吃。好在我后来顺利考上了初中,老师说我考了全镇第二名,老师骄傲了好一阵子,母亲为此高兴了好一阵子。(待续)

农村长大的孩子(1)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小山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