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28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孩子的社交问题,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真正的合群和社交能力,绝不只是附和,而是一种和他人发展成熟关系的能力。

孩子对自我关系的需求,远远高于对同伴关系的需求。

孩子越依恋成年人,我们就越不需要去限制他们的社交。

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害羞是个缺陷,于是尽力让孩子去克服害羞。依恋父母的孩子在“关系不好”的人面前,通常会显得很胆小,很害羞,所以会让人觉得他很单纯,跟同龄人打交道过于羞涩。相比之下,依恋同伴的孩子好像社交能力更强。这确实是他们的强项,他们知道什么酷、什么不酷,知道该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他们把大部分智慧都用在了解读伙伴的信息上。

‼️然而,从发展学的角度来看,害羞这个公认的缺陷,却大有用武之地。害羞会促使孩子靠近父母,切断孩子的无效社交,拒绝任何不在自己安全范围内的人。身为父母,认真去探究,才能看见害羞的真正作用。

看起来,依恋同伴的孩子跟同伴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但和成年人在一起的时候却非常害羞。然而,真正的合群和社交能力,绝不只是附和,而是一种关心他人、考虑他人感受的能力,是一种有技巧地和人发展成熟关系的能力。能帮助孩子调和害羞心理并拥有真正社交能力的,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感受复杂情感的心理成熟。而拥有自我意识和促进心理成熟,都需要孩子和父母培养亲近的关系。这样的孩子,即使在同伴面前害羞,也只是暂时的,等到心理成熟后,他们就会把这种害羞转为一种必须且有益的羞愧感。所以,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孩子现在害羞,而是现在很多孩子都不会害羞了。‼️

只有看到社交能力的本质,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培养关系的重要性,使孩子真正拥有社交能力。

孩子多跟孩子玩能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很多父母都有过类似的想法,想尽早把孩子带到同龄人的世界里。我们普遍认为,孩子必须尽早和同龄人交流,这样他们才能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才能融人同伴群体。很多孩子还在学步期的时候,父母就会积极给他们寻找玩伴了。而到学龄前阶段,给孩子安排玩伴,似乎已经成了父母的一种执念。

❌“学习怎样做朋友,(我对三,四岁的孩子怎样做朋友这句话有异议!这么小的孩子不懂朋友的含义,应该是三,四的孩子如何学习到与别的小朋友之间交往的规则和界限)。

记得悦悦四岁时,我们住在佳兆业小区,刚住进去的十多天,我每天带她在小区里转,认识小区的四个门(东门,北门离家最近,穿过大圆圈,北门的对面就是南门,西门是离家最远的门,有几个滑滑梯的地方,每个滑滑梯的地方离几号楼最近,比如七号楼对面有个滑滑梯等,给每一个能玩的地方命名,用我和她之间都能听明白的语言!)

为什么这么做?我想让她独自在楼下跟别的小朋友去玩,锻炼自己的胆量,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的规则,了解人是不同的,如何与不同的人来往,锻炼觉察力。

每天上午或者晚饭后我送她到一楼,让她独自去玩,有问题打电话给我。前三个月,她每次都是哭着回来,那时候没有给她配电话手表(不配电话手表是为防止她随时都给我打电话求助,不能随时求助,她就得自己动脑子,独立思考从小训练),只是让她记住我的号码,有问题找别人借电话打给我,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人的认识是个过程,毛主席曾经说:“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比较聪明起来的。”

‼️我们来了解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依恋和个性化都是成熟的必要条件,而成熟是培养真正社交能力的要素。融人社会,不是简单的合群或者和别人处得来,融人社会不光要融人别人,还要在融人的时候,保留自己的特性或者个性。

………………明天继续………

如果您觉得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对您的亲友,朋友有帮助请邀请进群或者分享出去。感谢亲们的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