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前线,张自忠给部下冯治安写下了这封信,而紧随其后他便亲自率领部队渡河,与当时的日军展开了长达近十日的鏖战。

由于兵力差距悬殊,张自忠最终壮烈牺牲。

这位年仅49岁的抗日爱国将领的牺牲,令全国悲悼。5月23日,他的灵柩由10万民众护送,日本战机也停止投弹。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张自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无论是民众、国民党将领还是日军方面都如此重视他呢?

1940年5月,日军集结了30万大军发动了枣宜会战。

而张自忠决定亲自率领部队与日军决战。

经过激战,张自忠左肩中弹,身上也有其他伤口,但他强撑着写下了最后一份报告,并表示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张自忠此时已两处负伤,正在包扎第二处伤时,敌弹又洞穿了他的前胸,直到他牺牲时身上总中了7弹。

“身居高位,却能与兵卒同生死;后路坦然,却半步不退抱死志”

,张自忠不惧生死的斗志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日本军队方面将他的尸体收敛、安置于棺木之中埋葬,将他的死讯以午间广播的形式于军中传开,赞颂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而张自忠的部下在悲痛之后也及时应对,对着日军部队发起了猛烈的冲锋,最终将张自忠的遗体成功抢回,并直接将其护送回了重庆地区,由蒋介石带领国民党高官们为其准备了葬礼。

当护灵车队路过宜昌时,十数万群众自发地走出了家门来为张自忠送行,纵然日军的飞机曾经数次与天空盘旋,群众们也依然是一路默行,毫无畏惧。

日军的飞机似乎也被这一情形所震慑,以至于在第三次路过灵柩上空后直至离去,全程没有投下一颗炮弹、也罕见的没有对民众造成任何伤亡。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张自忠是前清官宦人家的

“贵公子”

,也是立志投身于救国的

“革命人”

1891年,张自忠出生在了山东临清的一个官宦之家,由于他的父亲一度官至五品,所以他的少年生活较为阔绰,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

。当然,良好的家庭条件并没有使他滋生诸多封建陋习,反而是让他成为了一个性情刚烈而富有正义感的年轻人,而从小爱看的《三国演义》、《岳飞传》等书也熏陶出了他极为强烈的爱国情怀。

1911年辛亥革命正式爆发,而此时的张自忠也考入了北洋法政学堂,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振聋发聩的新式思想在他的心中扎根,并最终让张子中走上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道路。

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张自忠进入了冯玉祥的部队,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从排长做到了革命军29军38师师长的位置,而他也借此正式在“西北军”中站稳了脚跟,满心热忱的想要实现自己的爱国理想与抱负。

然而,46岁的张自忠没想到,自己非但没成为岳飞那样的

“英雄”

,反而还成为了一位

“汉奸”。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件正式爆发、日军紧随其后就开始大规模朝北平靠拢,而当时负责镇守平津地区的将领正是宋哲元和张自忠。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眼见日军大规模的逼近,宋哲元怂了,嘴上说着

“给西北军保留一点底子”

,实际上就是带着大部队撤退,给张自忠留下一个烂摊子。

而张自忠这时候是怎么做都是错——倘若负隅顽抗,仅凭他手下那支部队根本掀不起风了,而且容易激怒日军从而让北平沦为惨剧;倘若不抵抗,日军一旦进入北平,他汉奸的帽子就坐实了。

一番思虑过后,最终张自忠还是对留守在城中的石振刚、阮玄武等人下令,留守城中不得出击,倘若到必要的时候就实行缴械,不能在北平开战。

其实在这个时候,张自忠的心中还是有着幻想的,寄希望于日军不会入城。

可最终日军还是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平,而他的部下石振刚也没有听从缴械的命令,直接带领部队展开突围。

平津地区沦陷、张自忠下令不得反抗的消息一同传开过后,全国舆论爆炸,一时间张国忠成了民众眼中最大的汉奸,所有人都开始了对他声讨咒骂,而他自己却只能沉默以对。

他既没有办法对外公布自己只是被宋哲元抛下收拾残局的

“弃子”

,也没有办法解释自己不愿意冲突升级、只能寄希望于日本归还北平的想法。

而且迫使他不得不当这个

“汉奸”

又何止是宋哲元呢?日本早就不知道布局了多久、暗中散布了多少谣言。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早在七七事变之前,石垣婉儿就提出要学习苏联的五年计划,不仅不再向关内进行扩张,同时还要与29军进行和睦交流,邀请宋哲元前往日本进行访问。能够缓解局势自然是好的,于是宋哲元就派遣张自忠前往日本,可谁曾想这也是日本的另一个阴谋。

在张自忠到达日本后,日本方面就开始疯狂造势,大肆宣传张自忠的

“亲日”

形象、在后来的对抗过程中,甚至可以要求部队打着

“不打张自忠部队”

的旗号,可谓是丧心病狂。而这些行为虽说在当时没有造成太过恶劣的影响,但实际上后来都成为了张自忠当

“佐证”。

民众的呼声成为了压在他心头的巨石,而沉默的压抑最终促使他完成了觉醒。

被撤职赋闲的张自忠给蒋介石写了一封血书,直言自己希望能够带兵抗日。李宗仁、程潜等人看到他的决心后大力推荐,最终促使蒋介石在国民党将领紧张的情况下,重新征召了张自忠,担任59军的代理军长工作。

临沂保卫战开始了,一心报国的张自忠摒弃了与庞炳勋的宿怨,对第三军团开始了支援工作。

在当时复杂的情势下,张自忠并没有自乱阵脚直接支援、反而是采取了迂回进攻的方式来

“围魏救赵”

,直接率领部队于刘家湖地区对日军开始了突袭,直接从侧背方打断了日军的攻势,双方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战争,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就阵亡了超过6000人。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当时国民党方面想要将张自忠的部队撤下来,可张自忠却是一步不退,势必要借机将日军打痛。

张自忠将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初步洗清了民众对他的误会,可他却丝毫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是更积极地投身到了与日军的对抗中。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正式开始,而张自忠正是当时国民党方面的统帅。

在汤恩伯不战而退、黄琪祥无力支援的情况下,张自忠当时已然在兵力上面临着绝对劣势,可是张自忠将军为了能够给其余部队争取时间、也为了完成国民党对其下达的任务可以说是半步不退。

前往拦截的440团、444团伤亡惨重、无以为继怎么办?

张自忠直接将自己的警卫队都派了出去,身边仅仅留下负责协助他指挥的数人,而最后他甚至亲赴前线。

当年的日军、有资料记载着张自忠壮烈牺牲的场景,日军第四队一等兵藤冈是第一个冲到近前的。

突然,他就见到从血泊中站起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威严的目光迫使藤冈没有勇气早前进一步。

即使被后面的日军用子弹打中了头部,但他仍然巍然屹立。

此时藤冈也晃过神来,用刺刀拼尽全身力猛地向他刺去,他才倒地。

而张自忠牺牲后,因为他左胸兜里有一支派克金笔,上面镌刻着

“张自忠”

三个字。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日本军官也由此发现了这位屹立不倒的军官原来是张自忠,随即向其遗体行了一个军礼,还吩咐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擦洗干净,殓入棺材。

事实上,有过

“反蒋”

历史的张自忠将军,与

“冯玉祥”

“杨虎城”

等人一样,并没有那么受到蒋介石的重视,而他本身对于国民党弊病也有诸多不满、对待我党的态度是较为友善的。

在张自忠带兵打仗的过程中,曾经有重庆方面来的官员与他进行谈话,而谈及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时,言语不屑,认为这是“非法抗战”。而当时张自忠就怒怼了回去。

“什么是非法的抗战?他们在敌人的后方同样肃清了极多的伪军,是为抗战作出过贡献的。而且他们还建立了各种抗日团体,把老百姓们都组织起来,还给我们送来了大量日军俘虏,这是非法的吗?如果是,那么什么是合法呢?”

来自重庆的官员被怼得哑口无言,最终只能悻悻而去,而有关要求张自忠将军去打击新四军的命令,自然也被他一概忽视。

张自忠殉国后屹立不倒,日军战机三次飞抵灵柩上空,竟未投一弹

在张自忠看来,只要参与革命便应该树立统一战线,应该将枪口一致对外去打击日本人,而不应该搞窝里斗,也因此他并不是很能看得惯蒋介石的主张。

除此之外,张自忠还曾经亲口跟部下李九思说过一句话

,“国民党部队腐化个人保存实力,不是真正同日本人打”

,很明显张自忠对于蒋介石抗日的纯洁性是抱有怀疑的、对于国民党中的诸多派系斗争是抱有忧虑的。

周总理也曾称张自忠,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只可疑为大陆抗战军人之魂”

的高度评价。

不过《新华日报》记者的一句话更为贴切——

“张自忠将军虽然死了,他却仍旧活在兵士们心坎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