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陶器和螺蛳壳,万年前的先民竟好这口!

众所周知,桂林是广西辖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之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在《海内南经》有“桂林八树,在番隅东”的记载。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属于百越之地,而桂林属于百越。秦朝时,设置桂林郡,西汉时,隶属荆州零陵郡,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宋朝时,桂林属静江府,元朝时,升静江府为静江路,因此宋元时期桂林又称“静江”。明朝时,朱元璋侄孙被封为靖江王,藩国桂林,清朝时,仍属桂林府。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陶器和螺蛳壳,万年前的先民竟好这口!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陶器和螺蛳壳,万年前的先民竟好这口!

甑皮岩洞穴遗址位于桂林市南郊独山的西南麓,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第一次文物大普查,桂林文物普查工作组在桂林南郊的独山调查时,意外发现了甑皮岩洞穴遗址。在文物工作人员的试掘后,出土了5具人骨遗骸和一批生产生活工具,因此初步确定这是一处古人类遗址。到了七十年代,为了响应国家“深挖洞,广积粮”的政策,在桂林甑皮岩开挖防空洞,在使用炸药爆破时部分文化堆积遭受破坏。为了保护遗址不再被破坏,桂林市文物部门报备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甑皮岩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甑皮岩洞穴遗址,主洞高约8米,宽约13米,深约22米,洞内面积约200平方米,共历经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陶器和螺蛳壳,万年前的先民竟好这口!

七十年代第一次发掘,发现灰坑、火塘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动物骨骸等遗物。其中有30多具人骨遗骸,14具保存比较完整,其“屈肢蹲葬”独特的现象。经过对发掘遗址碳十四测定断代,遗址年代距今7500至9000年,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居住遗址。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社科院、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桂林博物馆再次对甑皮岩洞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通过发掘明确了遗址的堆积状况和层位关系,获得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和遗物,出土了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史前人类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动物遗骸。此次发现墓葬5座,石器加工点1处,经过碳十四年代测定,年代距今约7000年至12000年。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陶器和螺蛳壳,万年前的先民竟好这口!

通过对墓葬人骨遗骸进行鉴定,甑皮岩先民属于蒙古人种,与蒙古人种中的南亚种族最为接近,但与现在南亚种族有一定差别。第二次考古发掘,发现了距今约1.2万年前的素面夹砂陶器,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古老的陶器,素面夹砂陶器的发现,使甑皮岩遗址的年代向前提早了近3000年。考古专家表示,甑皮岩陶器的发明很可能与煮食田螺、蚌壳有关,因为与陶器共同出土了大量螺蛳壳。在甑皮岩遗址中遍布大量螺蛳壳,证明甑皮岩的先民对螺蛳、蚌类等食物情有独钟,它们生吃难以下咽,而通过煮食才能得到更美味的螺肉。甑皮岩遗址的发现,打破了中国古人类文明发展南方滞后的观点,证明甑皮岩遗址是距今12000年~7000年之间桂林先民生活的中心场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人类居住时间最长久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