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鸡毛信》里海娃确有其人,成了侦察英雄,个人抓获俘虏100名

《鸡毛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耳熟能详,讲述了华北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机智勇敢地与凶残的日军周旋,最终把写有重要情报的鸡毛信送到了游击队员手中的故事。《鸡毛信》不仅被收编在语文课本里,还曾在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儿童影片,搬上了银幕,获得了国际大奖。

《鸡毛信》里海娃确有其人,成了侦察英雄,个人抓获俘虏100名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编剧凭空杜撰的故事,故事中的海娃确有其人,他就是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的优秀侦察员秦玉根,仅凭一己之力抓获了100多名俘虏,荣立七次战功,成为了全军闻名的“侦察捕俘英雄”。

秦玉根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从小就是个苦命的孩子,3岁时成了孤儿,为了活命,叔叔将他卖给了村里的地主。4岁时起,秦玉根就开始给地主放羊,饥一顿、饱一顿,受尽了折磨,勉强活了下来。抗战爆发后,贺龙率领一二○师来到了秦玉根的家乡,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不到10岁的秦玉根踊跃报名,成为了村里的儿童团长,经常带领儿童团员们扛着红缨枪,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侦察敌情。

12岁时,秦玉根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给部队送“鸡毛信”。路上,不幸遇到了正在扫荡的日军。秦玉根没有害怕,毫不畏惧,机智勇敢地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早已设好的伏击圈内,歼灭了这伙穷凶极恶的日军,而自己却机智脱身,毫发无损。

《鸡毛信》里海娃确有其人,成了侦察英雄,个人抓获俘虏100名

因为这段经历,秦玉根成为了我党我军最早的小英雄,整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妇孺皆知。

1947年,西北野战军第三纵侦察科长李文彭来到秦玉根的老家原平县,挑选侦察兵。

此时,吃尽了磨难的秦玉根已经是个身高一米八五的大小伙子了,并且相貌堂堂,在民兵中鹤立鸡群。侦察科长李文彭一眼就相中了秦玉根,当听说他就是当年机智勇敢的小海娃时,更加欢喜得不得了,当即拍板,吸收秦玉根为西北野战军第三纵侦查员。

就此,本已是一名勇敢民兵的秦玉根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

多年的儿童团团长的经历,秦玉根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心细如发,胆识过人,有勇有谋,很快便在卧虎藏龙的侦查员队伍里脱颖而出,屡立奇功。

1948年初夏,西北野战军挺近陕西关中平原地区,为了摸清国民党军队的军力部署,秦玉根奉命前往敌人驻地侦察。

《鸡毛信》里海娃确有其人,成了侦察英雄,个人抓获俘虏100名

胆大心细的秦玉根化装成国民党军官,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国民党四九五团的阵地前沿——大荔县城。在快要到达城门时,秦玉根眼尖,发现城门里迎面走来了一个国民党军官和一个勤务兵,仔细一看,竟然还是个少校军官。秦玉根喜出望外,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立即迎上前去,大大方方地和对方打招呼。

从交谈中得知,这名真正的国民党军官正是国民党四九五团团部副官,这可真是一份大礼。

趁着国民党军官不注意,秦玉根一个箭步来到勤务兵身边,飞起一脚,踹翻了他,然后立即扭住副官的双臂,招呼身边的战友,快速撤退。

这一切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国民党军官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在自己军队的眼皮子底下稀里糊涂地成了俘虏,而城内的国民党军队也来不及追赶秦玉根等人。

至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结束时,秦玉根仅凭一己之力,共俘获了国民党俘虏100多名,荣立了7次战功,其中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战功累累,成为了全军知名的“侦察捕俘英雄”。

《鸡毛信》里海娃确有其人,成了侦察英雄,个人抓获俘虏100名

此时,秦玉根已经成长为第一野战军第三军直属侦察连的一名侦察排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支持下,新疆闹起了匪患,严重威胁新建的地方政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秦玉根跟随部队又来到了新疆,负责清剿匪患。

1950年2月19日夜,秦玉根所在的剿匪分队在甘肃西部海子附近发现了土匪的踪迹。

剿匪分队兵分多路,以三人为一组,趁着夜色摸进了土匪的老巢。

《鸡毛信》里海娃确有其人,成了侦察英雄,个人抓获俘虏100名

睡梦中的土匪措不及防,大部分成了俘虏,少部分突围后仓皇逃窜,天亮后被剿匪分队一举全歼。

此战,秦玉根带领一组战士抓获了60多名土匪,缴获最多,秦玉根本人被西北军区授予“侦察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秦玉根又跟随部队进入到了朝鲜境内,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进行了三年浴血奋战,屡建奇功,荣获了一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英雄勋章。

1959年,秦玉根跟随部队回到国内,担任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武装部副部长。

2004年4月,秦玉根在广东中山市因病去世,享年76岁。

《鸡毛信》里海娃确有其人,成了侦察英雄,个人抓获俘虏100名

临终前,秦玉根留下遗嘱,要求家人将自己的遗体留做医学研究,死后不搞任何告别仪式,不向组织提无理要求。

【坚持原创,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品读人生,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