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在我们古代的历史中,曾经诞生过无数的神秘组织,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就非常有传奇色彩。而在官方同样也是有着这样的组织,比如说明朝时候的锦衣卫,这种由皇帝直接管辖的神秘组织,让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好奇。也正是因为这份好奇,所以人们才会对他多加研究,以至于现如今锦衣卫对我们来说也不再神秘,我们经常都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他的出现。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但是有这样一个组织在电视上却很少出现,甚至是许多了解历史的朋友对此不是很熟悉。

但是在明朝的时候,这个组织的存在甚至比锦衣卫还要厉害,在政治舞台上真正扮演了“獬豸”的角色。说到这有很多朋友或许会觉得是东厂还是西厂?其实都不是,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做都察院。那么这里边都是什么样的官职,大家可能也都想不到。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在都察院中官职都是言官,而他们的长官则是左、右都御史,我在下面还有副都御史,佥都御史,早在元朝的时候,这个神秘的组织也已经存在,当时叫做御史台。这个组织在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当时的那些审判机关,它都是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还有着判决的权力。特别是在都察院中的那些言官,更是让皇帝都礼敬三分的角色。

如果追溯起都察院的起源最早只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只不过那时并不叫做言官。当时齐桓公设立大谏,经过后期的不断发展,才慢慢的转变为言官。在早期虽然有这个官职的存在,但是却并没有一个相应的部门,都是各司其职的,不过尽管如此还是备受重视。一直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这个最为完整的言官体系才出现了。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在明朝时,都察院的这些言官的工作其实还是挺轻松的,一般来说就是去刑部查看有没有冤枉假案,或者到兵部看看有没有人在吃空饷,总是各种能监察的不能监察的,他都可以监察。所以说,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是备受重视的,必须要有非常刚正的人来担当才是。

为了防止一些宵小之辈,在严关的选拔上是非常认真且严厉的,要经历过层层的选拔才行。

最后所选出来的都是一些熟读四书五经,还有八股文的文人,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命清高,自认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是一根筋认死理,不懂变通。但是正是这样的人才最适合做言官,因为他们很难会被环境所影响,是最容易保持初心的一种人。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此外,除了这些人之外,其实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当言官,毕竟官职微小,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

明太祖朱元璋痛恨官吏的贪污腐败,建立了对官员进行监督的常制。洪武十三年(1380),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5),置都察院。长官是左右都御史。都御史与六部长官均为正二品,明人称为“七卿”,都御史下分十三道设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品秩不高,但代表皇帝,可以小制大,以内制外,尤其巡按御史,小事立断,大事奏裁,很有权威,成为肃清吏治的重要依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明朝没有宰相之制,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地方政府和监察御史、给事中不相统属,从而避免了由于隶属关系而对言官产生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

不过虽是小官,但是他们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而目的就是为了以小官克制大官,在那时就连宰相其实也是要对言官十分客气,很少去得罪他们的。毕竟,言官都是跟在皇帝身边对皇帝直言规劝的,连皇帝都非常畏惧这些人,谁会轻易的去惹他们呢?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使得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对言官自身要求严格之外,对言官也要进行有效保护,不因言获罪是重要的原则。明代在制度上继承了宋代不杀读书人的传统,言官在社会上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尽管明代有言官因言得祸的时候,比如王阳明就是因为上疏申救言官而遭贬谪,但总体上,言官能够有人身安全的保障。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士气高扬,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过。万历时期言官雒于仁批评万历皇帝“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言官群体对皇帝不当行为的劝谏成为明王朝一道有趣的风景线,比如荒嬉无道的明武宗总是想着出巡,言官们堵住宫门,哪怕挨板子也在所不惜。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更有甚者,言官以挨板子为尽职尽责、替天行道的标志,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于万历头疼不已,说这些言官是以“卖直”求荣,下令裁抑言官,使得很多岗位出现空缺,同时万历的朝政也就更加腐败,终于导致明王朝亡国。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总而言之,明朝是一个不设宰相的朝代,而相权是最有效的限制皇权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言官被推到了前台,之前他们可以通过宰相来做制衡,现在他们只能直面皇帝。而且在没有相权的制度下,党政也变得更加激烈。如何挑战对手的权威?如何揭开对手的伤疤?言官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武器。

我国古代最神秘组织,存续2000年,丞相不敢惹,皇帝也礼让三分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越是明君越喜欢听臣子的责骂和修正。人谁无过,皇帝亦然,一意孤行的一言堂势,必会让皇帝成一代昏君。唐、明两朝的明君重视臣子的意见,若真给皇帝说急眼了,贬斥臣子几句,甚至是下大狱倒是常事,但是,真因此重罚,甚至丧生的情况几乎没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