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字趣谈:戠(438)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汉字趣谈:戠(438)
汉字趣谈:戠(438)

汉字趣谈: 戠

"戠"(zhi1),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戠"字有多款不同的写法,第一款左上部是一把"戈"的形状,在"戈"的右边是一个类似于"铁钉"的符号,第二款在"戈"的左是一个类似于"▽"的符号,第三款是在第二款的下面增添了一个"口",第四款是将第三款字形中的"戈"的长柄改写成斜画,下部的脚叉改写成一斜撇。

金文在承续甲骨文第四款字形的基础上,在似"▽"字符的两边各增添了一个点,有的在下面的"口"中增添了一点(很多学者将左边整个符号释读作"音"),小篆则写成"从音从戈"的会意字,隶书是将"音"字的第二横拉长,与"戈"字一横连成一体,楷书由隶变后写成"戠"。

有关"戠"的造字本义不明,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共识,下面介绍部分学者的观点:

一,"戠"是与天文学有关的一个字,郭沫若认为"日有戠"通"日有食"。亦有认为"戠"通"痣"、"斑","日有戠"是先人记录的太阳黑子活动。

二,"日戠",葉玉森等认为是商代的一种祭祀名。

三,"戠"是"熾"的初字,表示金黄色。"牛戠"是"熾色牛"的专用名,商承祚等认为可能是用作祭祀的金黄色的牛。"月有戠"是指"金黄色"的月亮。

四,"戠"是一种木桩,戠字里尖锐的符号意为木桩插入土里。

从甲骨文造字的构形看,"戈"是武器,类似"铁钉"的符号在戈的锐器的下部,表示戈啄到人体后形成的深深的创口,第三、四款在下面增添的"口"强调这是戈啄击后形成的"创口"。金文的"戠"是"从音从戈",意为戈啄中人体时发出的响声。

"戠"是一个作为"声符"的边旁字,如"識、幟、熾、職、織、樴、膱"等皆是由"戠"字衍生而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