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5个纵队22个师在参谋长刘亚楼(开国上将)的指挥下,发动了天津战役。
我军突破天津南部的首要障碍是一个名叫灰堆镇的较大据点。镇内筑有许多明碉暗堡,遍布铁丝网、鹿砦,交通要道密布着地雷,不仅自成独立的防守体系,且与天津城防构成可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这里是敌中将司令陈长捷“大天津堡垒化”建设中的重点,素有“灰堆小堡垒化”之称。驻守灰堆镇的敌人是少将白英杰麾下的4个保安团加1个支队,共有4000人之多。
可以说,灰堆镇就像是从天津城伸出的一颗尖利的犬牙,阻挡着攻城部队的去路。拔除这颗犬牙,扫清障碍,已成为我军津南突破的第一着棋。

第46军137师师长肖全夫(开国少将)接受了参加攻占灰堆镇的重任。
按照军里的部署,肖全夫决定以第411团会同138师414团并肩由灰堆镇以南突破;410团直插灰堆镇与天津之间,抗击天津城内增援之敌,并防止灰堆镇守敌向天津城内逃跑;409团为预备队。
为了确保这次战斗的胜利,肖全夫多次派出侦察人员打探敌情,弄清楚灰堆镇之敌的具体防务,但多次行动均一无所获。
眼看攻击准备的三天时间转瞬将逝,肖全夫心急如焚,寝食难安。
411团8连连长左玉峰虽然不是侦察人员,但他看着师长因为搞不到敌人的情报而愁眉紧锁,决心来个“不务正业”,孤身深入虎穴,看能不能弄点有用的情报回来。
这天晚上,在全连指战员都已进入梦乡之后,左玉峰独自一人穿过前沿阵地,悄悄地顺着水沟向敌人的据点爬去。
就在他要接近据点时,恰好碰上敌人一名上士班长前来巡查哨位。左玉峰一个箭步冲去,还没等敌班长回过神来,就用左臂一把锁住他的脖子。
接着,左玉峰虚张声势地发出指令:“二班长注意右边!三班长封锁左边,一有情况马上开火!”
左玉峰右手握枪顶住敌班长的脑袋,左臂向下一挤,铁钳般地将其脖子夹住,低声喝道:“快!朝据点里喊话,让你的手下出来投降!”
敌班长哪敢不从,忙连声喊道:“弟、弟兄们……解放军打进来了,快、快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吧!”
6名士兵听到班长这么一喊,个个惊惶失措,都乖乖地走出据点缴械投降。
面对一溜耷拉着脑袋的7个“舌头”,正辗转反侧的肖全夫顿觉精神倍增、喜出望外,他对左玉峰大为赞许:“你小子这回虽然是擅自行动而且不务正业,但打完了仗我要给你记上一个大功!”
经过一番审问,肖全夫把敌人的防务情况搞得清清楚楚,他当即找到了拿下这场战斗、歼灭敌人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赶筑一条通向灰堆镇的交通壕,这样,才能确保部队进攻行动的隐蔽、迅速,并减少伤亡。”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肖全夫指挥411团连夜将交通壕筑成!这条交通壕的作用,很快被战斗的实践证明了。
1月5日夜,担任突击任务的411团3营指战员进入交通壕等待出击。
虽然将士们在敌阵前的开阔地上停留了整整7个小时才正式出击,但由于有交通壕的保护,他们无一人伤亡。
与此同时,担任穿插阻击任务的410团,按照肖全夫的指令,秘密地进入天津与灰堆镇之间,利用一块坟地修筑了工事,准备在发起总攻灰堆镇之前,首先夺取灰堆镇西北的造纸厂,以截断灰堆镇守敌的退路。
1月6日6时30分,410团对造纸厂发起突然袭击。经过3小时的激战,该团一营占领了造纸厂;二营占领了该厂的工人宿舍;3营也占据有利的地形,作好了抗击灰堆镇突围及天津增援之敌的准备。
8时,主攻灰堆镇的炮火准备开始。
8时5分,411团和414团同时向灰堆镇发动猛烈攻击。
8时10分,411团3营8连、9连与414团7连占领了突破口,并继续向两翼发展。
灰堆镇的守敌疯狂地进行反冲击,妄图封闭突破口。然而,几经努力,均遭挫败。
在激烈的巷战中,天津之敌多次以炮火支援灰堆镇守敌突围,致使410团腹背受击,情况万分危急。
然而410团将士临危不乱,充分地发扬了死打硬拼的精神,顽强地粉碎了两面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如同一道铜墙铁壁屹立在造纸厂一带,断绝了灰堆镇与天津之敌突围与增援的道路,有力地配合了主攻部队夺取灰堆镇的战斗。
13时,灰堆镇守敌近4000人全部被歼,津南第一支队少将白英杰以下3200余人被活捉,缴获六零炮、掷弹筒45门(具),轻重机枪120挺,长短枪2090枝。
这次战斗的胜利,拔除了天津南面最大的堡垒,为天津战役大获全胜奠定了基础。
战斗总结会上,肖全夫对孤身闯虎穴抓回7名俘虏的左玉峰给予了表彰,称赞他以一己之力为全师攻克灰堆镇破解了困局,并亲自给他评了个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