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人自称杨家将37代后人,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用枪打败7名恶霸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苏轼·《过杨无敌庙》

明朝中期,由于朝廷腐败现象泛滥,民众渴望出现如同杨家将一样的忠义之士,便出现两部知名的通俗小说来赞赏杨家将的忠义和奉献精神,分别是《杨家府演义》、《北宋至传》。一部好的电视剧能带观众进入历史的世界,1991年一部根据历史人物作为原型改编的《杨家将》席卷全国,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传奇的家族,凡是杨家人皆是英雄。

“五代英烈,满门豪气”充满传奇的杨家将,也一直活跃在影视、戏曲等方面被世人熟知,随着时代的变迁,杨家的后裔又过着怎样的生活?36路枪法又何去何从?

老人自称杨家将37代后人,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用枪打败7名恶霸

一、族谱为证,杨家将第37代后裔曝光

杨继业就是杨家将的始祖,他原本是威名赫赫的北汉名将,因为战无不胜被北汉人民称为“杨无敌”,后北汉被灭。由于战功赫赫,宋太宗让他驻守北戍边,防备契丹,雁门关一战成名,却被奸人陷害,导致杨继业与儿子杨延昭双双战死。

杨家的后人继续为北宋驻守边关,预防西夏入侵,直至北宋灭亡,杨家将的使命才算完成,逐渐退出朝政。南宋末年时,蒙古军开始进攻宋南宋,而这时的南宋大势已去,杨家的人为了避免遭受灭门之灾,只好举家南迁。

由于南迁,杨家的人开始东零西散,有的往福建、湖南,也有的往贵州、四川方向,这几个地方都有杨家后人的踪迹,然而改朝换代之后,杨家的人便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老人自称杨家将37代后人,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用枪打败7名恶霸

让人没想到的是四川绵阳,有一位老人,精通杨家36路枪法,而正是杨家将第37代传人——杨开华。他住在绵阳市梓潼县,此消息一出,很多人开始质疑杨开华的身份,直到杨开华展露出炉火纯青的杨家枪法,再加上他拥有“杨家将”族谱,足以证明他的身份。

对于杨家将的故事,杨开华熟烂于心,老祖宗保家卫国的壮举,他从未忘记,时刻谨记于心,以此为榜样。对于杨家将后人生活在四川的原因,杨开华也出言证实,曾经南迁分四路的举动,那时候的梓潼县还叫做梓邑,便在此处定居了。

老人自称杨家将37代后人,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用枪打败7名恶霸

由于杨家人东零西散,杨家绝学流传至今,按照祖训学习杨家枪的,除了杨开华每日苦练枪法,从不曾懈怠之外,其他人都觉得学习36路枪法,又累又没有用,家族中无人学习。

二、血液中正气,如影随形

杨家绝学对于杨开华来说,就像是护身符一样,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保他平安,在九十年代初,地痞流氓各处横行。据杨开华讲述,他所在的村子里,来了七个地痞流氓在村子里闹事,仗着人多开始欺欺男霸女,村子里的人不敢和他们对着干,只能忍气吞声。

杨开华见此心中也是愤愤不平,而村子里的人怕把事情闹大,就三番四次劝阻他,杨开华也明白大是大非,就没有出手。没想到,那七个地痞流氓居然三番四次来村子里抢劫财物,祸害姑娘,此时杨开华再也无法隐忍,拿起一杆红缨枪,直奔流氓地痞。

只用了一枪,七个地痞流氓已经倒在杨开华的红缨枪下,而为首的胖子显然有些不服气,举起手上的木棍,冲向杨开华。杨开华撇身躲开胖子全力的一棍,反手挥枪朝着胖子的肩膀刺去,没见过这幅场景的胖子,吓得摊到在地,屁滚尿流的跑出村去,自那之后,杨开华所在的村子再也没有流氓来闹事了。

老人自称杨家将37代后人,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用枪打败7名恶霸

说到此处,杨开华言语间尽显自豪,因为在杨家的后人里,只有他一直坚持习武的人。为了将杨家独创的杨家36路枪法,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杨开华从来没有睡过懒觉,夙兴夜寐的练习武艺。

这才成就了身怀绝学的杨开华,平日里,他为人却很低调,从来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这就是他一贯做事的原则,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出手相助尽显大侠风范。

三、传子不传外,杨家绝学后继无人

杨家绝学传承至今,家族中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武艺了,提及此处,杨开华困扰不已,他年时已高,不想杨家36路绝学后继无人。在杨开华年轻时,有人表示想要学习杨家绝学,那时候杨开华不愿违背祖训,并没有传授他人。

老人自称杨家将37代后人,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用枪打败7名恶霸

在大家的追问下,杨开华才说出杨家祖训中明确表示,36路独创绝学传子不传外,而杨开华的儿子杨鹏从小就不喜欢舞刀弄枪,对学武一点都不感兴趣。杨鹏的观点和现代年轻人的想法一样,他认为学习杨家枪,不能让他成家立业,无论杨开华怎么表示杨家枪的精湛,杨鹏也不感兴趣。

身为父亲,杨开华理解儿子的想法,对于杨家枪的传承充满无奈,他深知现在社会的变化太快,学武是件吃苦的事。数百年间,杨家将在战场上,从来没有退缩二字,正是有这些英雄的付出,才有现在的太平盛世。杨开华努力学习杨家绝技,就是不愿辜负祖先的努力。

老人自称杨家将37代后人,36路枪法炉火纯青,曾用枪打败7名恶霸

结语:

在杨开华看来,曾经的杨家将保家卫国、铁骨铮铮,为了国家抛弃一切利益的精神,是现代年轻人最需要的。威名赫赫杨家枪,到现在却面临后继无人,这既是现状也是一种无奈,社会的发展也少不了底蕴。

杨家枪不只是一种独创绝学,而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新社会的发展下,应当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态度,将优良的传统和技艺传承下来。杨家祖训中传子不传外,不适用现代社会,希望杨家后人能灵活听取,将精湛的独特绝学流传于世。

参考资料:《过杨无敌庙》《杨家将后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