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华生医生在阿富汗经历了什么?(下)

前篇链接:

华生医生在阿富汗经历了什么?(上)

寻找历史的真相,是件饶有趣味的事情,比如华生大夫自述受伤后从印度回国坐的那条船奥林特斯号(Orontes),就有几个版本,一不留神就会弄错。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两万吨级的奥林特斯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运兵船,参加了北非战役和西西里岛登陆,不过它在1926年才下水,来不及送华生医生回国。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比它早的还有一艘单烟囱的邮轮也叫奥林特斯号,作为运兵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华生大夫的船仍然不可能这么豪华,它在1901年下水,对于阿富汗的那场战斗未免晚了一点。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这条2800吨的皇家海军运输舰奥林特斯号(1862年下水)才应该是正主,它在1880年11月12日通过苏伊士运河,运送一批在印度的英军官兵回国,如果真有一个华生医生,他搭乘的应该是这班船。

之所以推断他乘的是这条船,是因为华生描述他参加了迈万德会战,并在战斗中负伤。这次会战发生在1880年7月,考虑到此后他养伤的时间,只有这一班船来得及把他带回英国。

顺便说一句,华生大夫在阿富汗呆的时间应该并不长。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坎大哈城下的英国军人。

华生自述在坎大哈追上了部队,从而参加阿富汗战争。考虑到这座城堡是在1879年被英军攻陷的,他1878年从伦敦大学毕业后应该是隔了一年时间才进入战场。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太慢了吧!早知如此,就应该同意中国人来帮我们修铁路。

根据柯南·道尔在书中的描述,华生是作为诺森伯兰燧发枪团的助理军医到达前线的,但是他参战的时候,却是在所谓的“巴克州旅”。这又是一个奇怪的译法,原文“Berkshire”一般翻译成伯克希尔或伯克郡,在迈万德会战中英军打得最凶狠(也是受损最严重)的部队,正是伯克希尔第六十六步兵团。该团历史也颇为悠久。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这个团的徽章。

“他们很会打仗吗?”小小魔问。

“呃,这个不太好说,他们执行的最有名的任务是在圣赫勒拿岛看管复辟失败的法国皇帝拿破仑。这位皇帝在1821年死后,灵柩便是由该团的六名士兵抬到墓地的。”老萨觉得这好像不能算作“英勇善战”的诠释,不过糊弄一下小小魔问题不大,她好歹知道拿破仑是谁。

实际上,这个团在1811年的战斗中曾丢过一次团旗,按说应该被取消番号,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被取消。可是他们在迈万德又丢了一次团旗,似乎弄得陆军部也不好再含糊下去,于是该团残部在第二年被编入第四十九团(夏洛特公主团),番号彻底没了。

这个团1879年2月才赶到阿富汗,属于这个战场上到得比较晚的英军部队,而且在和阿富汗人一连串的战斗中遭受了较多损失,也许正因如此,华生大夫才会被从诺森伯兰燧发枪团派去支援。

在19世纪末的英国人眼里,迈万德会战也是帝国惨痛的记忆,以至于今天在伯克希尔还可以找到被称作“迈万德之狮”的雕塑。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这座1886年建立的雕塑底座上雕饰有团长詹姆斯·加尔布雷思上校等329个名字,他们都是在迈万德战役中被阿富汗人击毙或随后死亡的第六十六团官兵。

团旗都打丢了,这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啊?不过看一下迈万德战役的过程,应该说华生大夫他们还是对得起那份军饷。

1878年,英国第二次发动入侵阿富汗的战役,与36年前的第一次相比,殖民者们显然准备更加充分,因此他们在1879年先后攻克了贾拉拉巴德、坎大哈和喀布尔等重镇,阿富汗统治者希尔·哈里汗亲自去向俄国求救未果,回国后在马扎里沙里夫郁闷地死去,继任者被迫向英国人让步。

但由于不熟悉当地民情,作风生硬,英国人的统治并不稳固,当地很快便爆发了大起义,其中,赫拉特的阿尤布·汗(希尔·哈里汗)组建了一支大军,向坎大哈进军。

1880年7月26日,他的军队和前来截击的英军布罗斯将军所率部队在迈万德山口狭路相逢。布罗斯的部队包括了两个印度骑兵营、两个印度步兵营、一个皇家骑兵连、一个炮连,以及加尔布雷思上校指挥的伯克希尔第六十六步兵团的六个连,总兵力将近3000人。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阿尤布·汗,打这次战役时他只有20岁。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与之相比,英军指挥官布罗斯将军(George Burrows)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军人。

“那个什么汗会赢。”小小魔说道。

“为什么呢?”

“这个比较帅一些……”

实际上,两人最初的交锋中,比较老的布罗斯将军是占上风的,他在迈万德会战前一个星期击败了阿尤布·汗的先头部队,缴获六门大炮。不过老将军也因此有一点轻敌,觉得对手不过如此。

当他听说阿尤布·汗的部队继续向坎大哈进军时,便耀武扬威地迎了上去。战斗在迈万德山口附近的山谷中打响,布罗斯将军赫然发现,来的是阿尤布·汗的主力部队,竟有2.5万人之多——阿富汗人记载自己只有大约8000名战斗部队,双方兵力对比没有那么夸张。

也许数字对比不那么强烈,但阿富汗人(就是差一点俘虏了华生医生的嘎吉战士)狂热的战斗精神和阿尤布·汗携带的阿姆斯特朗大炮(缴获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战斗细节无需赘述。

总之,双方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炮战和枪战,然后在侧翼部队炮弹用尽后,英国人便被突破了,布罗斯将军仅仅在少数随从的保护下逃到了坎大哈。第六十六团奋勇断后,打得十分英勇,团长加尔布雷斯上校在保卫团旗时战死,六个连官兵非死即伤,几乎损失殆尽。

他们的视死如归同样赢得了阿富汗对手的尊重,阿尤布·汗随即围攻坎大哈。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从这样的战场上,华生医生能够在受伤后逃脱,可算幸运儿了。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人们判断华生大夫的原型之一,便是该团军医普雷斯顿少校,他在受伤后依然努力抢救伤员,表现出色,是少数得以撤回坎大哈的该团军官之一。

至于说为什么讲普雷斯顿少校是华生的原型之一,是因为他回到英国后,在朴茨茅斯曾和《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柯南·道尔爵士相遇,相谈甚欢。柯南·道尔没有去过阿富汗,关于那个战场上的所有知识,几乎都来自于普雷斯顿少校。华生在那边的经历,也和少校的战场生涯若相符合。

“可是……这个普雷斯顿似乎长得一点也不像华生大夫。”小小魔提出了她的问题。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是的,哈德威克塑造的华生,和布雷特塑造的福尔摩斯,似乎已经成了两人形象的定型板,后人很难超越。

这个华生,和普雷斯顿少校的确不大像,但他……非常像另外一个人!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瞧,你能分清这个是电视剧中的华生大夫,还是他本人吗?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这个人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爵士,他和华生一样,身材粗壮,精通医学,喜欢参加案件的侦破而且有过海外冒险经历,惟一的区别是他没有去过阿富汗。

那么,我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证明华生医生的原型是柯南·道尔爵士本人?事实显然不是如此,自负的柯南·道尔大约更愿意人们把他看做福尔摩斯吧。

“那他为什么长得和华生那么像?“

”哈哈,这就要问格林纳达版《福尔摩斯》的导演哈蒙德了,我很怀疑是这个家伙故意和柯南·道尔开了个大玩笑,才找了长得和他十分想象的哈德威克来扮演华生这个角色。有机会可以找他核实一下……”老萨得意地分析道。

然而……小小魔忽然问道:“是当过演员的彼得·哈蒙德吗?”

“是的。”

“你见不到他了。”

“为什么?”

“他死了……”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彼得·哈蒙德,2011年10月12日因病去世,年87岁。

一瞬间,忽然有一种失之交臂的遗憾——这个秘密,可能被这位导演永远地带到坟墓去了。

……

一直到晚些时候,老萨才忽然回过味来,和小小魔的对话怎么这么耳熟呢?

这似乎是《第二块血迹》中,福尔摩斯准备去调查国际间谍卢卡斯时,华生大夫和福尔摩斯一段台词的经典吧?

赶紧去查,原文应该是这样的——

我向我手中的晨报瞟了一眼。“是高道尔芬街的艾秋阿多·卢卡斯吗?”

“昨天晚上他在家里被杀害了。”

在我们破案的过程中,他常常使我吃惊,而这一次我看到我使他吃了一惊,不免心中十分高兴。他惊讶地凝视着报纸,然后从我手中夺过去。下面就是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我正在读的一段。

看来,这个丫头还是认真读书了,这是在扮演华生大夫啊。也许,下次可以让丫头cosplay一下阿富汗战场上的华生医生。

奇葩的英军66团:抬过拿破仑的灵柩,却在阿富汗被打得取消了番号

想象着小小魔头戴熊皮帽,上面再插一根红白相间的鸡毛,老萨忽然觉得这世界越来越有意思了。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