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唐后实现大一统的强盛王朝,奉行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四不”政策。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国,直到公元1644年崇祯自缢煤山,国祚276年。

这276年间,明朝一共历经16位皇帝,然而朱家的这16位皇帝却被后世调侃为“代代是奇葩”,有活活胖死的,有爱好斗蟋蟀的,有沉迷木工的,还有“大明战神”御驾亲征被俘的。

这些奇葩皇帝中,当然还有犯了大部分封建皇帝都会犯的错——求长生。嘉靖皇帝朱厚熜痴迷修仙问道,甚至二十多年不上朝,重用奸臣严嵩父子,种种行径让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昏君。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看似无稽,实则乾坤在握

在一部讲述嘉靖与海瑞的故事的历史电视剧里,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杨金水与浙江的严党党羽郑泌昌、何茂才伙同丝绸巨商沈一石,以“改稻为桑”为名行贱买灾民土地之实,大肆敛财。

事实上,改稻为桑只不过是严党与清流派之间的又一个政治角斗场。何况郑泌昌等几人本就各怀鬼胎,在刚正不阿的海瑞步步进逼之下原形败露,最后沈一石引火自焚,而杨金水更是直接疯了。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杨金水究竟是真疯还是装傻?不仅观众想知道,嘉靖更想知道。心机深沉的嘉靖先是询问了负责押解杨金水的锦衣卫,结果锦衣卫一句“不干净的东西”令嘉靖眼前一亮。

从锦衣卫的言辞不难判断出,大家都相信杨金水身上附了“不干净的东西”。嘉靖修道而笃信鬼神,杨金水发疯却偏偏牵扯鬼神,疯得如此有的放矢,是真的疯了吗?

当杨金水被带到嘉靖面前时,嘉靖问他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句“看见牌位了吗?”,杨金水张嘴就答“天!”,“天”在封建社会里是最高法统,皇帝便是君权神授的天子。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见状,嘉靖进一步追问杨金水看到谁,杨金水将飞元真君、万寿帝君等嘉靖自封的道号一一说出,非常隐晦又明白地告诉嘉靖自己并没有疯,那他为什么要装疯?

杨金水自称是沈一石为喊冤且声称被杨金水所害,沈一石不就是浙江贪墨案的重要一环吗?显然杨金水之所以装疯,一为自保,二为借死人之口将贪墨案的内情禀报嘉靖。

嘉靖顺着杨金水的话问“杨金水是怎么害你的?”,杨金水是江南织造局的总管太监,他和织造局到底做了什么能逼得一个富可敌国的官商只能选择自焚?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杨金水的回答自然是令嘉靖震怒异常的,织造局这些年织了大量丝绸,数量之巨是许许多多的人甚至连皇帝都穿不完的,那么这些多出来的丝绸所得盈利自然就是进了别人的口袋。

这些丝绸“都被谁穿了?”,嘉靖要杨金水充当污点证人将涉案官员全数供出,以此换他无罪。杨金水也就将参与此事的严党供出,唯独没有嘉靖重点关注的胡宗宪和吕芳。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胡宗宪是当时的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而吕芳是江南织造局的最高统领,不仅是杨金水的直系上司,也是杨金水的义父。杨金水等人所做的事,这两人能摘得干净?

对此,杨金水则表明胡宗宪并不是织造局的人,此事与他无关。轮到吕芳的时候,他的回答更显微妙“吕芳是谁?”,其用意无非是要替吕芳撇清关系,可偏袒之意又不宜太明显。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嘉靖自然是不相信的,但这些已然不重要,他只想知道杨金水接下来打算怎样办,所以问他“说了很多人,你为什么不说杨金水?”,这是一道足以致命的问题。

杨金水在海瑞面前就是一幅挡箭牌,他身后护着的是吕芳以及嘉靖皇帝的圣名。因此,杨金水不能死只能疯,用自己挡住向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海瑞。

“他害死了我,我把他带走了。”这是杨金水以沈一石的口吻作出的回答更是对嘉靖的承诺,杨金水的余生只能一直这样装疯下去,从此为嘉靖守口如瓶。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嘉靖与杨金水一番对话看似荒诞不经神神叨叨的,实际上嘉靖想要的答案都得到了,影视剧里的朱厚熜是一个很聪明且深有城府的人,那历史上真正的嘉靖真的昏庸吗?

天降皇位,却受重臣所阻

公元1521年三月,29岁的正德皇帝在豹房突然驾崩,正德皇帝是独生子而且并无子嗣,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商议后只能从宗室藩王里挑选继位人。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这个被选中的人正是正德的堂弟,承袭爵位不久年仅14岁的兴王朱厚熜,而朱厚熜的帝王之路开篇就是权力斗争,斗争对象还是以权倾朝野的当朝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

朱厚熜即位后,有意追封自己的已故生父为帝,但杨廷和和礼部尚书毛澄却主张,嘉靖应该尊正德的父亲即明孝宗为父,兴献王及兴献王妃则为皇叔和皇婶。

杨廷和及毛澄的意思是指嘉靖本是藩王入京继位,为方便确立名分,要他舍弃自己的生身父母,这对嘉靖皇帝而言无疑是一种严重的挑衅,但真正令他勃然大怒的还是奏折最后的一句。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毛澄在奏折末尾竟然直接说如果有谁敢反对即为奸邪之徒,当斩。作为礼部尚书,毛澄这话简直跋扈至极,但嘉靖很清楚毛澄背后站着的是杨廷和。

杨廷和自公元1512年开始担任内阁首辅,至嘉靖时已有十余载,历经三朝,门生众多,在朝堂上一呼百应,群臣们宁愿得罪少年嘉靖,也不愿得罪杨廷和。

公元1521年七月初三,在礼部任职的新科进士张璁上疏力挺嘉靖,于是嘉靖将张璁的文章拿给杨廷和看,杨廷和却不屑一顾地直斥,张璁算什么东西?朝廷的事情哪里轮到他插嘴?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同年十二月,杨廷和授意吏部将张璁遣为南京刑部主事,让他远离朝廷,远离嘉靖。可经历张璁一事,聪慧的嘉靖开始领悟到借力打力的重要性。

扶植势力,逼走三朝元老

从公元1522年到1524年,嘉靖与杨廷和之争整整持续三年。嘉靖始终不依不饶,一边培植张璁、桂萼等抗衡杨廷和,一边亲笔批示给杨廷和,而杨廷和屡屡将嘉靖的批示退回。

久而久之,朝中逐渐出现越来越多发对杨廷和的声音,认为他的跋扈已然不是为人臣子该有的模样,也不尊重嘉靖,言官们纷纷开始弹劾杨廷和。

嘉靖审讯杨金水,看着都是废话,其实什么都问明白了

公元1524年,杨廷和请求致仕获得嘉靖批准。然而,杨党并未罢休,甚至集体到皇宫以下跪的方式给嘉靖施压,谁料嘉靖毫不手软,将一众不臣之人贬官或杖责,树立天子威严。

在历时三年的争斗之中,嘉靖与杨廷和所争不是区区称谓,而是权力之争。如果他最初妥协了,无疑会沦为张太后和杨廷和的傀儡。

经历此事,嘉靖深刻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将皇权牢牢掌握在手里,如果不能掌握住朝臣,那么他就会处处受朝臣掣肘。所以,尽管二十年不上朝,嘉靖仍尽知天下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