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如果说古代战场比拼的是人数,是两个国家人口基数和经济实力的对决,那么现代战争比拼的就是科技,当一个国家的武器科技有很大的优势,在战斗爆发后,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晚清是耻辱的,在敌人的热武器面前,战士们像稻草一样成片地倒下,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也曾作出过改变,除了努力发展现代武器外,最大的改变就是买买买!当时的清政府,几乎将所有先进武器买了个遍。

新式武器

晚清时期,是整个中原地区变化最大的一年,无论是军用科技还是民用科技,整个清政府都在不停地刷新着三观,虽然在民用方面,凭借一些古老技艺的传承,清政府还有一战之力,那么在军用方面,清政府败的体无完肤。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事实上,清政府并未不开窍之人,在清军中,火枪以及大炮还是有所装备的,但这些武器无论是从哪个方向来看,都和刀枪无异,尤其是火枪,甚至都无法前进到射程范围之内,在这种局面下,即使固执的慈禧也不得不宣布开始向外购买新式武器。

虽然清政府一直都被国外的强国所看不起,但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清政府的有钱程度超过所有人的想象,所以当清政府宣布向外购买武器开始,各个国家就纷涌而至,希望以最好的价格拿下这批订单。

当时的世界强国当中,各个国家都在研制不同的武器,其中实力最强的,当时英、法、德、奥匈四个国家,其中奥匈帝国的订单量最为庞大。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在袁世凯时期,曾一次性将奥匈帝国的1895步枪装备整只部队,让奥匈帝国狠狠地大赚一笔,但在此之前,奥匈帝国一直都没有拿到清政府的订单。

五花八门

在慈禧允许清政府购买国外军火的时候,各个国家先是狂喜,随后便陷入了深深的头疼当中,因为清政府并没有实行统一采购,而是由各个军队的负责人单独选购,这就是为何清军中装备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在那个时间段,清军主要购买的是英国与德国的武器,当时的英国已经建成了自己的日不落体系,这不仅增加了英国的军事威慑力,也让英国的贸易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当时英国为了拿下这批订单,不仅在短时间内就调集了大量的装备来到清军面前,还给出了超低的价格。

不过清军的官员也不是傻子,常年做生意的他们自然懂得货比三家的道理,虽然也采购了大量的英国武器,可对于德国的武器,也没有放弃,在加上一些偏爱法国武器的将领,当时清军中的武器,就以这三个国家为主。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这样一圈下来,心里最苦的就是奥匈帝国了,无论从品质还是价格方面来看,奥匈帝国的武器都非常优质,性价比很高,但为何奥匈帝国没有拿下这批订单,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够熟悉。

奥匈帝国虽然十分强大,但是它在亚洲地区的辐射面较小,也没有和清政府打过交道,自然在这次大采购中败北,但根据后来的考古发现来看,清军中却保存了很多奥匈帝国的武器,这又是为何。

奥匈帝国的解体

奥匈帝国的武器与清政府有过三次大型交易,第一单交易是奥匈帝国赖以成名的白头鱼雷,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鱼雷,威力十分惊人,所以清政府也进行了大量的采购。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但是后来发现,这种鱼雷的保存条件过于苛刻,没过多久就被清政府舍弃,随后长时间都没有与奥匈帝国进行购买。

而第二次大型交易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是清政府与奥匈帝国的交易,而是袁世凯与奥匈帝国的交易,那是在1895年,当时负责练兵的袁世凯意识到,兵器装备的不统一不但会影响到日常的训练,战时也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

例如在战斗过程中,自己的枪械意外损坏,准备使用同伴的枪械却发现不会用,结局就会很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袁世凯向奥匈帝国采购了大量的1895步枪。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袁世凯选择这款枪,是因为这款枪在当时的名气很大,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整体重量轻,还可以减轻士兵的负担,在使用方面也十分容易,一个普通士兵在三天内就可以保证一定的稳定射击,所以获得了袁世凯的青睐。

但随后在战斗过程中袁世凯发现,这款枪十分容易进入沙子,影响枪支的射击,便逐步更换为毛瑟步枪,但1895步枪依旧大量保存了下来,甚至在1906年还能在战场上见到它的影子。

至于第三次交易,其实并不是清政府和奥匈帝国直接交易,那时奥匈帝国已经解体,大量武器被低价处理,清政府看准了这个机会,对奥匈帝国的武器进行大量的收购,其中最典型的款式就是捷克步枪和Zb26轻机枪。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虽然这两款枪并没有帮助清政府打赢战争,但在后续的一些战斗中,这些武器却帮了大忙,在抗战初期,很多部队都在大量装备这些武器,战斗效果非常棒,甚至在内战时期,还能见到这两款枪的影子。

其实奥匈帝国的武器技术在当时处在世界前列,无论是轻武器还是重武器,都保持着超高的水平,但因为各种原因,清政府并没有与奥匈帝国进行大量交易,反而购买了很多英国准备退役的武器,这让清政府在战斗中吃了大亏。

除了常规武器外,清政府还向奥匈帝国订购过一艘驱逐舰,这艘驱逐舰在当时处在科技水平的前沿,战斗力十分彪悍。

盘点一下,晚清政府为了自强,从奥匈帝国买了哪些先进武器?

但遗憾的是,在这艘驱逐舰建成后,清政府已经进入了财政危机,经过多次争论,最终无奈放弃,只能眼看着这艘为清政府造的驱逐舰进入奥匈帝国的海军服役。

在清政府晚期,清政府的纸面实力已经相当耐打,劣势并不大,可随着经济逐渐衰落和内部的腐败,这些武器最终也没有产生最大的战斗力,一些聪明人就将这些武器给封存起来,等待时机一到,立刻就发挥出了他们原本的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