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报地主夺妻之仇参军,后来官至军区司令,还乡后却找不到仇人?

“文”多用于形容柔和之态,与“武”相对;而“清”则有“洁净”、“寂静”之意。所以,“文清”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不喜喧闹、洁身自好的读书人。

然而,李文清其人却与此大为不同。虽然他为人清廉、正直,但却非一介文弱书生,而是一位铁血军人。

1955年,共和国颁布了首批开国少将的名单,共有1042人。在这一千余人里,有九位将军因为战争失去了眼睛,李文清正是其中之一。

为报地主夺妻之仇参军,后来官至军区司令,还乡后却找不到仇人?

从1930年正式加入红军,到1949年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二十年里,李文清打了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从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到后来的军区司令,李文清走过的那条路,其艰辛之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回溯到这位老英雄的青年时代时,我们才发现,这条道路起始于一场不共戴天的仇怨。

1910年,李文清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中田地少,为了养家糊口,和解放前的大部分农民们都一样,李文清一家只能去地主的田里干活,以换取粮食。

1926年,松滋县的大地主李心仁租给李文清一家七亩地、三间房。谁曾想,这几亩地全是难养活的“岩渣地”。任凭李文清一家辛苦忙活多久,都攒不下糊口的粮食。

家中只有李文清一个孩子,人丁稀少,干起活来人手不足。于是,父亲就给李文清说了门亲事,好让他早日结婚生孩子。对方是李文清的表妹,姓周,因在家中排行最小,所以大家都叫她“幺妹”。

由于两家是亲戚,周家就没让李家出彩礼钱,婚礼也没有大操大办,两家人只在一起吃了顿饭,便当作完成了婚事。婚后不久,周幺妹在李文清叔叔的介绍下,去地主二少爷——李锡武家里当佣人。

李文清与表妹,虽说不是情似鸳鸯、如胶似漆的恩爱夫妻,但两人从小相识、感情不错,过得也还算和睦。

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不久,两人就被迫分离两地。

彼时正好遇上了松滋县百年罕见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眼看着全家就要饿死。为了谋生,李文清只好独自一人跑到临县的王老爷家里做长工。

这里山迢路远,离家百里有余,李文清很少有机会回家。为了挣钱,他在主人家里起早贪黑地干活,放牛、种地、苦力搬运,他什么都做。尽管如此,由于主人家苛刻,李文清能带回家的钱也不过那几吊而已。

李文清在王家干了一年多之后就被赶了出来,无处可去的他只好又回到老家。

李文清没想到,回家之后,还有更大的噩耗等着他。

当他回到村口的时候,想起还在二少爷家做工的妻子。于是李文清便往李锡武家方向走,打算去把幺妹接回家,夫妻团圆。结果到了那儿,李文清压根没见到幺妹,就被李家人赶了出来。

回到家之后,李文清的父亲告诉他。原来,二少爷趁李文清离家,就把在他家做工的周幺妹给强占了。

闻及此处,怒不可遏的李文清转身进厨房,操起案板上的菜刀,马上就跑出家门,打算找李锡武算账。

幸好,在路上,李文清被本家的一位大爷拦了下来。大爷对此事早有耳闻,于是便劝李文清不要硬碰硬,去找三少爷求情,这样说不定幺妹还能回来。

谁知,那位三少爷与他哥哥是一路货色。李文清刚踏进大门就被他轰了出来。

为报地主夺妻之仇参军,后来官至军区司令,还乡后却找不到仇人?

李文清又气又恨,便在心底里暗暗发誓:夺妻之仇不共戴天,有朝一日,老子一定要宰了李锡武!

彼时,红军正在松滋县闹革命,专门打击恶贯满盈的土地老爷。得知红军为民除恶事迹的李文清心生向往,于是,李文清便天天守在村口打听红军的行踪。

1930年,贺龙带领的部队正好路过李文清老家隔壁的村子,李文清听说之后,马上赶了过去,只见红军部队正在过河,他便也跟了下去。就这样,李文清成为了红二军十一团一连的一名普通战士。

上战场的第二年,李文清就差点“光荣牺牲”。那是在湖北反围剿的一次战役中,李文清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差点被当成了尸体。幸好,贺龙发现了李文清,他才得救。

1932年,李文清在瓦集庙与敌人殊死搏斗,右眼不幸被炮弹皮擦伤。但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之后,便又投入到战斗中去。在那之后,李文清的右眼视力受损。抗战结束后,李文清但右眼已经完全失明,只能靠左眼识物。“独眼将军”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为报地主夺妻之仇参军,后来官至军区司令,还乡后却找不到仇人?

尽管视力受损影响较大,但李文清仍然是贺龙麾下的猛将之一。

长征时期,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李文清身先士卒,先后负伤七次有余。在瓦屋塘之战中,他与战友贺炳炎带领敢死队冲锋陷阵,在危急关头为大部队开出一条血路。

抗战时期,作为七一团团长的李文清,在齐会地区,指挥战士们全歼日军大队800余人。此战一直被视作平原地区大量歼灭日军的范例。随后,李文清因战功累累,一路升至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同时兼任雁北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

在此期间,李文清带领将士们开辟了大青山敌后抗日根据地,随后又在晋中多地辗转,与侵华日军展开多次较量,皆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期,李文清升任参谋长。1947年,延青一战,李文清率领一千余人一举攻陷青闾城,歼灭日寇共4100余人。

为报地主夺妻之仇参军,后来官至军区司令,还乡后却找不到仇人?

共和国成立后,李文清到四川省就职,官至军区司令员。此后,李文清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中印边界作战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2年,李文清回到老家松滋县探亲,但是他的父母早已经不知去向。

李文清到处打听才得知,自从李文清跟随红军离家长征之后,二少爷李锡武为了报复李文清一家,一把火烧光了李家的房子,还把李文清的父母双双赶出了李家河。

李文清原是家中独子,他离开之后,父母没了依靠。被赶出村子之后,李父李母只能靠乞讨为生。李文清归乡之后,派人四处打听父母的消息,但始终无果。

罪魁祸首李锡武得知李文清即将归乡之后,非常害怕,担心他会报复自己。于是便在李文清回松滋的前一天,在家里上吊自尽了。

二十年后,当李文清踏进李家河畔破旧的老屋时,家里只有布满灰尘的家具。昏暗的屋子里,除了他空无一人。看着这熟悉的老房子,李文清陷入了沉思。

正当他思绪愈加走远之际,破旧的老木门突然被打开,还没等他转过身,来人已经双双跪下。李文清转头一看,这正是自己昔日的妻子周幺妹。听说,李锡武对周幺妹腻味之后,便转手就将她卖给了其他人为妻,身旁的男人应该就是她丈夫。

周幺妹跪在李文清面前,哭个不停,浑身颤抖地恳求李文清的原谅。

为报地主夺妻之仇参军,后来官至军区司令,还乡后却找不到仇人?

事实上,李文清从未对周幺妹有过怨恨。当初令他愤愤不平的,是李锡武的蛮横和无赖而已。在部队待了这么多年,见过多少生死场面,这些过往恩怨对于李文清来说,早已经是过往云烟了。

李文清弯下腰扶起周幺妹夫妇二人,说道:“错不在你,你也是个受害者罢了。”

文/元气少女QMQ

参考资料:

1、《硝烟散去,历史恩怨随风飘——李文清将军之长子李海谈父亲》,肖兴文

2、《楚天将星档案007号——李文清少将》,张军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