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上世纪初,一个名叫‘菲涅’的乌克兰女孩跟随家人沿着乌苏里铁路的修建,一直到滨海边区。

后来,为了生计,年仅十六岁的菲涅只身落户中国的绥芬河,并在一个俄侨家做佣人。十七岁那年,菲涅遇到了与自己相守一生的男人——张焕新!

张焕新出生在山东掖县,从小便跟随叔叔“闯广东”,做“以货易货”的毛皮生意,走南闯北十多年,说得一口流利的俄文。

但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张焕新也在绥芬河落户,并在当地做了一名列车押运员。而就在这年,张焕新遇到了年仅十七岁的菲涅,两人很快便坠入爱河。

1928年2月18日,张焕新和妻子菲涅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小公主,取俄文名为‘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但其实,家人都喜欢叫她嘎拉!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图 | 嘎丽娅和弟弟张树烈合照

嘎丽娅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由于是家中的独女,因此备受父母和哥哥们的宠爱。嘎丽娅的幼年时期,可以说都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

嘎丽娅受过正规的教育,又是生活在多民族地区,周围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俄国人和日本人,平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地好,这让勤勉好学的嘎丽娅轻松学会了三国语言。

此外,嘎丽娅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全能儿”!13岁那年,她还与同学丽达共同获得俄罗斯侨民音乐会金百合歌手奖,其所唱的《白色的刺梅花》还荣获了一等奖。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当时没有那可恶的战争,跟现在一样是个和平年代,那么嘎丽娅肯定会生活得很好,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一位音乐家,或者是翻译官。

当然,这只是如果!嘎丽娅生活的年代,注定她不可能平稳度地过一生,因为战争正悄然而至!

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集中了150多万军队,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长达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蒙、中苏边境,向盘踞在中国东北、朝鲜北部等地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突袭。苏日战争,一触即发!

而此时正值17岁豆蔻年华的嘎丽娅,也不知不觉地被命运安排走上了战火纷飞的战场!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图 | 1945年8月苏军进攻日本关东军战略部署图

此次战役,苏联红军完全是“有备而来”,除了准备充分之外,在武器装备和兵力上面也占有较大优势,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因此,在开战后不久,苏联红军便凭借着强大的攻势,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日本关东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1945年8月10日,在苏联红军的强大攻势下,嘎丽娅一家所在的绥芬河市城区很快便被攻克。不过,日本关东军之前在这里挖了一处要塞,那些溃败的日军逃进要塞后,依旧在负隅顽抗。

11日,苏联红军向市内居民发布了一则通告:为清剿日本人,绥芬河东街一律转移到西街的腰毛屯和阜宁镇。

但由于事发突然,因此居住在东街的很多居民都来不及带上太多的财物,便男女老幼成群结队匆忙转移。

嘎丽娅一家也是如此,她跟随着父亲赶着家中的两头奶牛穿过中东铁路前往西街。

然而,就在嘎丽娅和父亲赶着牛穿过铁路后,却发现在后面的母亲和15岁的弟弟张树烈被几个苏联士兵拦着问话。

嘎丽娅见状后,便让父亲赶着牛先走,自己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而谁曾想到,嘎丽娅的这一回头,竟然使她的人生轨迹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原来,苏联红军让他们去司令部登记,看看他们谁会日语,好让他们帮忙去劝降要塞里的日军!

因为随着日本关东军的溃败,驻扎的部分日军便乘坐汽车和火车逃往了牡丹江一带,致使遗落在绥芬河的部分日军和日本侨民们,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他们担心苏联红军会对他们施以报复,于是便纷纷躲进了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长山要塞。

天长山,海拔693米,位于绥芬河市北部,此山西坡陡峭,东麓临中俄边境,地势险要。

二战期间,日军在占领东北及内蒙后,便在近五千公里的边境线上修建了十四座要塞,而在绥芬河三十二公里的过境线上,其要塞就多达三处,其中当属“天长山要塞”最为坚固,号称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开战后,绥芬河市城区很快就被苏军攻克,但天山要塞内的日军却还在负隅顽抗。据记载,这个要塞内有以石岛长吉为首的450余名日军,还有一百多名日本侨民。

苏军之所以久攻不下,除了此要塞坚固异常之外,最重要的是里面还有一百多名平民百姓,因此苏军并未对此展开大规模的炮火攻击。再坚固的要塞哪里扛得住巨大的炮火打击呢?

因此,在几次进攻未取得较大成果后,苏军便只好暂时封锁天长山,将机械化部队集结在外,坦克、重炮皆部署完毕。

当然,苏军领导心里也很清楚,如若强攻,只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但现在战局紧张,一分一秒都拖延不得,必须想办法将其攻克!

而强攻不行,只能选取另外一种办法了——劝降。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图 | 《嘎丽娅》音乐剧

可问题是,对于这些丧心病狂的日本关东军来说,劝降真的有用吗?

要知道,在当时,苏军曾派出一名军使前往东宁要塞地下劝降,结果这名军使被送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遍体鳞伤:舌头被割、脑门上还有被刺刀刻出来的五角星、九根手指也被砸掉。

此外,苏联红军也曾让被俘虏的日本伤兵向洞内喊话,以劝降洞内的日本士兵,结果这名日本伤兵却对着洞内大喊说自己不想死在苏联红军的枪下,请求洞内的战友将自己击毙,结果毋庸置疑。

所以,想劝降天长山内要塞内的日军,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这也是苏军目前最佳的选择!

嘎丽娅懂三国语言,加上其本身就是绥芬河本地人,跟当地的日本侨民比较熟,因此让她去劝降,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苏军司令部,苏联红军军官一直在给嘎丽娅做工作,希望她能帮助苏军劝降要塞里的日军。在苏军军官的一再请求下,嘎丽娅同意了,但是她必须先安抚一下母亲才行!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图 | 东宁要塞

从苏联红军的司令部出来后,嘎丽娅便向母亲走来,同行的还有四名红军士兵。嘎丽娅对母亲说道:“红军征召翻译,让我跟他们上要塞,去劝日本人投降!”

嘎丽娅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显得很平静,也许是不想让母亲为她担心。但母亲对此却表示反对,坚决不同意女儿做这种危险的事情,嘎丽娅很镇静地安慰母亲道:“不要紧的,那里面还有我的日本同学呢!”

经过反复努力说服母亲后,嘎丽娅便跟着苏军军官菲多尔琴科和几名战士向天长山主峰出发了!临行前,母亲还将自己头上的花头巾摘下来,亲手戴在女儿头上。

或许,对于此时的嘎丽娅来说,她并没有想到此行究竟有多危险。或者是觉得日本人已经垮台了,自己还有苏联红军的保护,应该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觉得自己此行不过是告诉自己曾经的日本邻居、同学们,要听话走出山洞,以免两军开战后伤及无辜。

现在,我们已无从知晓当时嘎丽娅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她在面对危险时,却是那样的从容镇定,如此精神,确实让人折服!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距离要塞还有几百米时,日军士兵便示意他们停下,只允许嘎丽娅一人进入要塞进行谈判。这时,菲多尔琴科告诉嘎丽娅,如果她害怕的话,可以不去。

但嘎丽娅并没有放弃,在看了一眼日军要塞上一个个黑洞洞的射击孔后,便毅然对菲尔多琴科说:“我还是要去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说罢,嘎丽娅整理了一下衣服和母亲给她戴上的头巾,便跟着日本士兵向要塞深处走去了。

在这里有一个传说:嘎丽娅其实到天长山要塞去了三次,第二次去的时候,日军军官说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准备,答应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放下武器投降。

然而等到他们第三次上去,准备接受日军投降的时候,日军却突然变卦,开枪打死了同行的苏军士兵,嘎丽娅也被他们拖进了山洞。

但因为当时的情形没有人看到,因此这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嘎丽娅确实是遇害了!

山下的人等了一个晚上都不见人下来,大家顿时明白了一切,看来只有使用武力才能解决一切了。

8月13日晚,苏军指挥部下令对天长山要塞实施炮火打击!顷刻间,数万发炮弹从炮管中呼啸而出,全部倾泻到天长山上,焦土横飞,火光冲天,场面壮观极了!

昼夜不停的炮火持续了三天三夜,天长山主峰被削去了三米多,日军精心构筑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也被炮火炸得满天飞,原本指望可以固守一年的工事,结果竟然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墓。

除了数千门火炮攻击之外,苏军又派出了数十架轰炸机,对天长山要塞进行了轮番轰炸,整个天长山被战火的硝烟笼罩着!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图 | 嘎丽娅雕像

8月15日,天长山要塞内的日军不得不向苏联红军投降,原本百余人的部队,打得只剩下二十多人。

然而战斗结束后,众人仍不见嘎丽娅的身影,他们不得不走上要塞去寻找。

结果在一番苦苦搜寻下,只找到一块残存的头巾,这是嘎丽娅前往要塞劝降时,她的母亲亲手为她戴上的!

战后,这二十多名日军被遣送回国,而苏军也相继撤离此地,没有人为嘎丽娅的英勇事迹作证。

等到嘎丽娅的家人来到苏军司令部询问女儿的下落时,得到的回复却是:先头部队已经开走,他们也不知道。

之后,嘎丽娅的家人来到天长山要塞,仔细寻找了每一个的角落,但依旧没有见到嘎丽娅的影子。当时很多人还猜测,嘎丽娅是不是牺牲了?或者是被困在洞里饿死了?亦或是跟随苏联红军离开了?

在当时,没有一个人能为此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由于军方未能对嘎丽娅劝降一事作出评论,因此嘎丽娅最后也只是被认定为是战争失踪人员而已。

作为一个为了和平事业奉献出宝贵生命的人,最后竟然连个烈士称号都没有,着实令人寒心!

但英雄终究还是英雄,没有人会将他们遗忘的!

而当时,嘎丽娅的家人,也已经离开绥芬河了!

后来,那位因劝降而获得一枚红星勋章的苏军军官菲尔多琴科,曾两次在电视节目中讲述了嘎丽娅的英勇事迹,并认为此勋章应该是属于她的。

自此,嘎丽娅的英勇事迹,才在中俄两国传遍开来!

中国17岁少女为劝降日军,被日军拖进山洞,最后只剩下了头巾

后来,绥芬河的市民为了纪念嘎丽娅,便用青铜为她竖起一座雕像。而从雕像图样来看,嘎丽娅步履坚定,手中还挥舞着母亲留给她的花头巾,回头望着自己的家乡。其寓意深远,令人感动!

后来,俄罗斯总统普京还亲自为其题词:“我们的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如今,嘎丽娅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中俄两国人民心中,她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贡献,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最后,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和平天使”嘎丽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