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靖宇死后被剖尸,日本军官肃然起敬,回国毒死妻儿并留遗书自尽

他是令国人敬佩的英雄,也是让敌军闻风丧胆的存在。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与日寇在冰天雪地中周旋,最终壮烈牺牲

这名伟大的英雄叫做杨靖宇,而日军将领在剖开他的尸体,看见他的胃部以后,竟当场落泪,甚至在回国后切腹自尽。

那么这名日军究竟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回国后会选择自尽呢?

杨靖宇死后被剖尸,日本军官肃然起敬,回国毒死妻儿并留遗书自尽

杨靖宇

杨靖宇的人生经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无耻的日本政府试图用武力征服我国,此举遭到东北部队的强烈反抗,而我国伟大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就是在此时,自行申请前往东北与日军抗争。

那一年,共产党派他去负责东北反日总会的领导工作,后面又让他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职位,也就是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

自此,这位了不起的进步青年的抗日生涯走入了正轨。

而英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905年,杨靖宇出生在河南驻马店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所以杨靖宇小小年纪就很懂事。

由于杨靖宇天生就有很强的正义感,体格也比较健壮,所以他总是会帮助一些受欺负的孩子。

1923年,杨靖宇进入了河南省的一所高校。在学校中,他受到我党感召,开始秘密参加革命活动,还在党的派遣下在确山从事了农民运动。

为了更好地投身农民运动,杨靖宇在1927年时便与亲人辞别,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从事农民运动期间,杨靖宇曾五次被捕,每次都受到过极其残酷的刑罚,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也没有舍弃自己的信仰。从此事中足以见得杨靖宇此人心性之坚定。

1929年时,杨靖宇被派往了东北工作,在此期间,他一直与日伪军作斗争。其实杨靖宇最早的名字叫做马尚德,但为了更好地隐藏身份,他几度更名。

最初,他沿袭了之前抗日游击队杨姓政委的“杨”,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杨占山;后来,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坚定,又将名字改为了杨金志。

而在某次他听到有一名有口音的部下把“杨政委”叫成了“杨靖宇”,而“靖”有一个含义就是“平定”,这与杨靖宇意欲平定战乱的愿望不谋而合。

他心念一动,最终决定改名为“杨靖宇”,就这样,一个在未来将流芳千古的名字诞生了。

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杨靖宇成为了我党的哈尔滨市委书记。在第二年,杨靖宇又组建起了一个游击队。

这支游击队伍在杨靖宇的带领下,给予了在东北地区的日军沉重的打击,许多日军听到这支游击队的名号都不寒而栗。

当时为了赞颂杨靖宇做出的伟大贡献,我党高层还将其称之为抗敌楷模。

杨靖宇死后被剖尸,日本军官肃然起敬,回国毒死妻儿并留遗书自尽

1935年,共产党在东北成立了抗日联军,并将杨靖宇任命为第一军长,同时兼任政委。

在队伍壮大以后,杨靖宇带领着联军的第一路军在东北的沈阳、丹东等地活动,积极抗击日寇,以几百上千的兵力将日寇杀得夜不能寐。

而日军因为难以忍受这样的打击,给杨靖宇的部队起了一个外号,叫做“社会治安之癌”。这一称呼足以见得杨靖宇部队的战斗力之强。

杨靖宇死后被剖尸,日本军官肃然起敬,回国毒死妻儿并留遗书自尽

到了1939年的9月,因为日军的兵力不断增强,杨靖宇只得分散兵力,亲自带领一小支队伍,前去与东北抗日联军的第二路军会合。

意外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杨靖宇与日寇周旋

这世界上,有和杨靖宇一样,立志抗击外敌,不惜献出生命之辈;但也有贪生怕死,自私自利之徒。

在1940年冬天,杨靖宇率领部队来到了吉林省的濛江一带,而对杨靖宇恨之入骨的日本关东军早在之前就下了命令,以“梳篦式”的方法搜捕杨靖宇,势要将其消灭。

在漫长的战斗中,杨靖宇部队已经折损了无数士兵。

就在此危难之际,杨靖宇手底下的联军一军的第一师长程斌暗自投敌,携部队中的115名士兵投靠日军,背叛了杨靖宇。

为了向日军表忠心,程斌甚至将部队中的70余个补给库烧毁,杨靖宇部队的物资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在这之后,程斌还亲自率日军围堵杨靖宇。

在程斌叛变后,杨靖宇的养子张秀峰也拉着警卫排、带着一大笔抗联经费投身敌营,令人叹息的是,他从15岁起就被杨靖宇带在身边,直到抚养成人,后面还被任命为警卫排长。

他的背叛无疑是对当时已经深陷困境中的杨靖宇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此时,杨靖宇身边只剩下两名士兵。

到了深夜,杨靖宇因重感冒,只得在山中的一个窝棚里休息。

而他身边的士兵聂东华、朱文范便趁机潜进大东沟,想从居民手里买点粮食,没想到他们刚踏入村口,就被几十名日伪军团团围住。

因为不肯招认杨靖宇的下落,两名士兵与日伪军展开了激战。在半小时后,二人中弹牺牲。

两人死后,日伪军们从他们身上携带的随身物品中,发现了杨靖宇的印章,这下敌军确定了杨靖宇就在不远处。

于是他们赶紧缩小了围捕范围,并禁止周边的村民在进山的时候不准带午饭,目的就是要把杨靖宇饿死。

而此时的杨靖宇在窝棚内等待已久,因为太饿又没有粮食,他只能吃榆树皮充饥。

在杨靖宇被抓的那一天早晨,村民赵延喜和几个同乡一同上山砍柴。那天的雪下得很大,几个人走得分外艰难。

在拐过一个弯之后,几个村民面前突然冒出一个穿着破烂棉衣的高大人影,他拿着银钱,想向这些村民买一些粮食。

村民看到他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他就是日伪军一直想要抓住的杨靖宇。赵延喜见杨靖宇如此落魄,便劝说他向日伪军投降,杨靖宇闻言,坚决地拒绝了他。

因为日军不允许村民们上山时带粮食,所以村民们只能先行下山,而贪生怕死的赵延喜为了自保,就偷偷地向日伪军举报了杨靖宇。日伪军在得到了消息之后,立刻驱车上山。

在听到日伪军的动静后,杨靖宇烧掉了身上的所有文件,与这些日寇展开了最后的搏斗。

在击毙了几个日军后,程斌手下的一名叫做张奚若的机枪手将其打死在了一棵大树前,那时候,杨靖宇年仅35岁。

杨靖宇死后被剖尸,日本军官肃然起敬,回国毒死妻儿并留遗书自尽

日本军官羞愧自尽

在杨靖宇牺牲后,这群日伪军连忙将其带回日军在濛江县城的总部,并找来了记者拍照,还让叛徒辨认杨靖宇的尸体。

次日凌晨,日本军官岸谷隆一郎命几名叛徒联手将杨靖宇的头用铡刀铡下。

因为好奇杨靖宇在山上躲藏的几天里靠吃什么维生,岸谷隆一郎命下属剖开了他的肚子,发现里面没有一点粮食。

之后,日军将他的胃切下,送去化验,结果显示,杨靖宇的胃中除了棉絮和树皮没有其他内容物,也就是说,在被日军围困的五个昼夜里,杨靖宇完全是吃树皮棉絮硬挺过来的

得知化验结果的日军官兵们都非常震撼,一种难言的敬佩和恐惧涌上心头,使得他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来自日本的敌寇,竟忍不住为中国将领得死而落泪,就连岸谷隆一郎都感叹杨靖宇是大英雄。

之后,日军将杨靖宇被铡下的头收至箱子内,在通化省城里巡回示众,后又被辗转送到了长春。

此时,日本关东军某部队的司令官野副昌德表示,在杨靖宇死后,他总是感觉有人在他睡觉时呼唤着还我头来。

因此,岸谷隆一郎为安抚这名司令官,连忙挖出了杨靖宇的尸身,并安了一个木雕头。

在1940年3月5日,虚伪的日军在一个关帝庙内为杨靖宇开展了慰灵祭,当地的老百姓也借着这个机会,在心底悼念了抗日英雄杨靖宇。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而我党在杨靖宇牺牲地建立了政府之后,立刻开始准备重新安葬杨靖宇英雄。

次年,杨靖宇墓修葺完成,濛江县也被更名为靖宇县。在英雄的墓碑前,除了在镇反中被现场击毙的程斌外,另外几名叛徒都被枪决了。

而当时杀害了杨靖宇英雄的部分日军,早已在日本战败之前回到了他们的祖国,岸谷隆一郎也是其中之一。

在目睹了杨靖宇将军的尸体,他一直无法忘怀杨靖宇的英雄壮举,内心既震撼,又愧疚。与此同时,他也对日本的败势感到无可奈何。

在绝望之际,这位日本将领写下了一封遗书,在遗书中岸谷隆一郎表示:

因为杨靖宇这样的英雄的存在,使他觉得此次的侵华行动是不明智的,因为他从杨靖宇的身上看出,中国是不会灭亡的。

也许是无法面对国家战败的后果,又也许是对杨靖宇及其他中国人民感到愧疚,在写完信后,岸谷隆一郎将妻儿毒死,自己也切腹自尽。

果然,在他死后不久,日本也宣布战败了。

1948年,我党解放了长春,而我党的地下党工作人员刘亚光在长春医学院中找到了杨靖宇英雄的遗颅。

杨靖宇死后被剖尸,日本军官肃然起敬,回国毒死妻儿并留遗书自尽

在12月的25日,杨靖宇英雄的头颅被迎入哈尔滨内的一个烈士纪念馆。就这样,杨靖宇英雄飘荡了多年的英魂终于得以安葬。

本期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记得关注加收藏带你了解更多历史人物故事,我们下期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