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子不争气,父亲诛杀之,从此诞生一成语流传两千多年,妇孺皆知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儿子犯了错,当爹的不可能不自责。但自责归自责,谁也不希望儿子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毕竟再怎么说也是“虎毒不食子”。但是在春秋时期,就有这么一件事,自己的儿子误入歧途,老父亲毫不犹豫地对他痛下杀手。故事还得从春秋时期的卫国说起,这个卫国便是后来战国著名改革家商鞅的祖国。公元前757年,卫前庄公姬扬继位为卫国第第十二任国君,他对儿子的宠溺为卫国的惨剧埋下了伏笔。

儿子不争气,父亲诛杀之,从此诞生一成语流传两千多年,妇孺皆知

庄公姬扬所宠爱的这个儿子名叫州吁,是他和小妾所生,子凭母贵也最受他宠爱。州吁从小就是娇生惯养,庄公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夫石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州吁不是太子,如果给他过多的疼爱日后定会威胁太子的地位和卫国的稳定。所以他就建议庄公早做决策,要么索性废长立幼让州吁当太子,要么就好好管管他,否则日后必成大患。对于石碏的担心,庄公点头称是,但是一转身看到州吁的聪明伶俐,他就把石碏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

儿子不争气,父亲诛杀之,从此诞生一成语流传两千多年,妇孺皆知

不仅是庄公不听石碏的,就连儿子石厚也不听他的。石厚于州吁年龄相仿,所以两个公子哥在一起斗鸡走狗十分玩得来。公元前735年,庄公姬扬薨,太子姬完继位为卫桓公。石碏断言卫国朝堂必定要有大事发生,于是便以自己年迈为由辞官回家了。果不其然,石碏前脚刚走,州吁后脚就搞事情了。因为弟弟尾大不掉,所以卫桓公便将他一撸到底。但州吁脾气也大,不服哥哥对他的惩罚,一气之下离开了卫国。州吁在国外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准备有朝一日弑君夺位。

儿子不争气,父亲诛杀之,从此诞生一成语流传两千多年,妇孺皆知

在出逃15年后,州吁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带人造反弑桓公,自己成为了新的国君。州吁自小脾气暴躁,再加上他弑君夺位,众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在一些人的带领下,卫国内部开始有了分裂的势头,州吁便派石厚回家问他老爹该怎么办。石碏告诉州吁,虽然他是弑君夺位,但是只要他能够得到周天子的承认,那不合法也成了合法的。事实的确如此,但还有另外一个难题摆在州吁的面前:怎样才能见到周天子。石碏提出绕道陈国,让陈桓公为他引荐。

儿子不争气,父亲诛杀之,从此诞生一成语流传两千多年,妇孺皆知

州吁不知石碏在给他下套,所以便按照石碏的话去做了。谁曾想州吁和石厚前脚刚走,石碏后脚就和卫桓公的母后取得了联系并定下了计谋。他们抢先一步派人通知陈桓公,让他帮助卫国除掉这两个乱臣贼子,并对陈桓公许以重谢。在当时,弑君篡位之人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更何况还能拿好处。所以当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他们就被陈国给扣押了。消息传到卫国,石碏派出杀手结束了州吁的生命。至于儿子石厚,有人劝石碏高抬贵手,但石碏却拒绝了。

儿子不争气,父亲诛杀之,从此诞生一成语流传两千多年,妇孺皆知

两百多年后,鲁国史官左丘明在编写《左传》时称石碏:“为大义而灭亲,真纯臣也!”石厚的确是石碏的儿子,但他同样是一个弑君篡位的乱臣贼子,在石碏眼中他就是该死的。石碏杀儿子石厚的故事,便是成语“大义灭亲”的由来,即便是骨肉相残也得到了后世的肯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