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还在为孩子的期末成绩“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吗?

作者:山水清辰

寒假来临,又到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日子,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各位正在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的家长朋友们。

你是不是拿着试卷正在束手无策,痛苦万分呢!

其实我们往往只关注到了孩子试卷上的分数,却忽略了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学习习惯。那么,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呢?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也许能帮到你。

第一,主动学习的习惯

您的孩子回到家,是否总是磨磨蹭蹭半天,还不开始写作业,好不容易开始写作业了,却又心不在焉的、三心二意的、拖拖拉拉的......总是到睡觉时候还不能完成作业?

这时候,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从有意识提醒孩子主动学习到抓住机会表扬孩子激发兴趣,再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作业拖拉的问题迎刃而解。

第二,独立学习的习惯

您的孩子总是在写作业过程中,问这问那,你不在家就不写作业,总是显得依赖性特别强。

这时候,教会孩子查阅工具书、复习课文、或者认真思考去获得作业的答案远比你直接替孩子写一个答案更有意义,远比你包办代替更能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第三,预习复习的习惯

日常生活中,孩子是否经常性的遗忘词语、公式。或者是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这时候,教会孩子课前预习和课后认真复习就能够及时帮助孩子巩固知识,强化记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认真书写的习惯

无论任何时候,一定要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我们常常认为,偶尔马虎一次不重要,殊不知好习惯的开端就是从认真开始,坏习惯的开端就从懒散开始,能够在书写上用心的孩子,任何事情上都会特别讲究。反之,连书写都草草了事的孩子,您也别指望他在其他方面有多认真。

第五,仔细检查的习惯

您的孩子是否经常在考试中“一学就会,一做就错”,是否总是考完试信心满满,一看成绩就大跌眼镜,这都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认真对待,仔细检查的习惯所造成的,从平常的点点滴滴开始培养,方可在关键时候不会出错。

当然,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学会聆听、学会思考、早睡早起……等等。教育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一句话——“良好的习惯远远比100分更重要”。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转变传统的只看分数的观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孩子在进入初高中甚至于在今后的人生都获益于良好的习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