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2011年3月12日,一部名为《惊沙》的电影在国内上映,这部影片以开国中将秦基伟为主线,向大家呈现了当年红军西路军在临泽奋力突围的画面。

而这部影片的编剧,正是秦基伟的儿子秦天,他还凭此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影协杯优秀剧本奖。

其实凭借秦基伟的战功,随便截取一段都可以拍成电影,向大家展现他的光辉形象。但秦天特意选了这一战,也是有原因的。

虎父无犬子,秦天也曾奉命参加对越反击战,在老山战场担任团长,这一仗打得很漂亮。而在开赴前线之前,还曾发生过这样一段轶事:

秦天在与父亲秦基伟告别时,含泪说道:

“爹,我可能不能尽孝了。”

秦基伟当即打断了儿子的话,还将他臭骂了一顿:

“这个小仗算什么?”

其实不怪秦基伟狠心,凭他一生的经历,许多战争在他眼里都是“小仗”。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秦基伟

13岁参加革命

1914年11月16日,湖北黄安县七里坪区的秦罗庄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秦辉望着哇哇大哭的儿子,对他寄予了厚望,于是取名“基伟”。

秦家虽然不富裕,一大家子人靠着几亩薄田度日,但因为秦基伟年幼,父母和哥哥姐姐们都宠着他,很少让他受委屈。就这样秦基伟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眼见他一日日长大,为了让他能读书识字,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全家从牙缝里省出来了几块银元,把8岁的他送到了隔壁村的小学读书。秦基伟自小自由惯了,在课堂上坐不住,经常逃学,去河边捉鱼摸虾。

父母见他这样,也害怕他在外面惹是生非,还没念足一年就让他辍学回家。不读书就要帮家里干活,秦基伟虽然在学习上不愿用心,但认真起来学什么都很快。他跟着伯父在地里干了一段时间,耕田插秧做得有模有样,深得大人们的喜欢。

原本以为日子就会这么平淡地过下去,谁知天降横祸,一下子打破了秦基伟的幸福生活。黄安灾荒蔓延,瘟疫流行,在短短的三年里,他的母亲、父亲、伯父、哥哥相继感染瘟疫,不幸病故。嫂嫂改嫁他人,连唯一的姐姐也不得不远嫁,一时间11岁的秦基伟竟孤身一人,无依无靠。

秦基伟并没有就此向命运低头,而是坚强地站了起来,寻找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湖北黄安县原本就是革命策源地之一,革命运动频繁,秦基伟在接触到革命思想之后,决定踏上革命道路。他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活动,由于表现十分良好,很快就被破例接收,成了一名自卫队员。

1927年秋天,黄麻起义爆发,13岁的秦基伟没有枪,拿起梭标参与其中。1928年,他加入赤卫队,但他始终觉得还差点什么。

1929年8月,秦基伟带着其他几个赤卫队员,到乡里的苏维埃政府申请介绍信,起初工作人员不愿意给他们,因为这群赤卫队员年龄太小了,但经不起他们的软磨硬泡,最终开了一封介绍信。

秦基伟拿着介绍信,和伙伴们一路疾跑到大别山,终于找到了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成为了一名红军。

参军之后,秦基伟看到了部队其他人的努力,所以从不因为自己年纪小就放松标准,反而加倍努力学习军事技能、训练。加上他头脑敏捷、细心大胆,多次在作战中表现优秀,领导也逐渐注意到了他。

秦基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从军70多年里,从小小士兵,一路升至副班长、班长、排长等,最终成为了军长,这一切都是他用实打实的功勋换来了。他曾跟随着徐向前带领的队伍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斗争,过草地,爬雪山,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他就算带伤也未曾停下脚步。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1937年1月,面临马家军5个团兵力的围困,秦基伟临危受命,担任守城总指挥。而此时,

城内的主要战斗力只有1个警卫连。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对兵力进行了详细的部署,还在动员会上坚定地说:

“宁可战死,绝不投降!”

在战斗中,秦基伟两次负伤,却依旧坚守在前线。在他的指挥下,众人在城内与敌人厮杀三天三夜,随后根据总部的指示,弃城突围。

秦基伟指挥有方,战士们顽强奋战,最终成就了这一场经典的守城之战。后来这一战被拍成了电影《惊沙》,深受大众好评。

在抗战时期,秦基伟凭借自己一人之力,仅用半年的时间就组建起了一支5000多人的抗战队伍,灵活配合主力进攻,粉碎了日军的围攻之势。在抗战大反攻后,他带领着部下出击平汉线,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从北打到南,把国民党军队压得没有反攻的机会,每一场战斗打得十分漂亮,令人拍手称快。

而他最为出名的一场战斗则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他凭借着上甘岭一役,一战成名。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38岁一战成名

新中国成立后,秦基伟负责镇守国家的南大门,为了百姓能够安居立业,他雷厉风行地开展剿匪反霸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不久,第一批志愿军就在彭德怀司令的率领下前往朝鲜作战,在四次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敌军。

此时秦基伟虽然在西南地区进行剿匪,但眼睛耳朵却时时关注着前线,听到捷报频频传来,他也跟着高兴。只不过,对于在战场上驰骋已久的他来说,在后方听捷报,远不如到前线打鬼子来得痛快。

10月29日,中共西南局在重庆召开会议,秦基伟也在参会之列。会议中提到抽调部队前往朝鲜的决定,秦基伟立即起了请缨参战的念头。

其实在此之前,组织上已经决定要任命他为西南公安军司令员,这个消息秦基伟也知道。可在他看来,军人就应该到战场上去,岂能国家有战,自己却在后方安享太平?

于是他在会上主动请缨,并给出两条理由希望能够说服大家:

一是十五军战士士气高昂,最适宜前去作战;二是十五军一直在边防地区灵活剿匪,没有其他任务,机动性强。

在会议上,这件事并没有拍板决定,会后秦基伟又找其他人帮自己说话,最终由邓小平拍板允许十五军入朝参战。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秦基伟、邓小平

为了更好地对抗敌人,在等待入朝期间,秦基伟带着手下的十几名干部到南京参加了军事学院的培训。11月,十五军接到了北上的命令,他们日夜兼程,两个月后到达了河北邢台,与秦基伟等人会合。

次年2月17日,十五军正式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仍是秦基伟。3月,十五军跨过鸭绿江,前往指定地区,参加第五次战役。

在赶路期间,美军的飞机嚣张地在低空飞行,一旦发现我们的军队就开始投放炸弹,为了减少伤亡,战士们只好在见到飞机的时候四下散开,隐蔽起来,等飞机离开后再聚拢起来。可这样十分耗费时间,前方战事吃紧,一分一秒都耽搁不得。

秦基伟头脑一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

打飞机。

对于十五军来说,这不是第一次了,当初在解放洛阳的时候,他们就用步枪把蒋介石的一架战斗机打了下来。在秦基伟的分析下,大家觉得美军的飞机没那么可怕了,再遇到就端起枪来打。美军吃过几次亏后,就再也不敢低空飞了。

少了这项干扰,十五军快速前进,很快就到达了指定区域,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下全线进攻,在芝浦里血战十昼夜。虽然打得十分艰苦,但最终完成了任务。连彭德怀都十分激动地给秦基伟发了一封电报:

“秦基伟:我十分感谢你们!”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而真正让十五军名扬天下的,还是后面的上甘岭战役,这场战役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实力较量,而是智谋和意志的较量。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美军突然展开了“金化攻势”,利用300门大炮、40架飞机和120辆坦克,向597.0和537.7高低进行猛攻。

霎时间,上甘岭陷于一片炮火之中。

据计算,平均每秒就有6发炮弹落在我方阵地内。炮火连天,炸得黑夜像白昼一般。敌军也借着火力掩护,开始向我方攻来,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战线在高地前来回拉扯。

秦基伟在这七天里没有睡过一分钟,他不断地研究着敌情。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因为我方投入的兵力比敌人少,相应的伤亡会更大一点,但是在我军战士的奋力拼搏下,敌军的伤亡也很惨重。

七天后,敌军占领了上甘岭表面阵地,我军转为坑道战。

敌军在外布下重兵,封锁坑道,想要断绝我军的补给,同时烟熏火烧,炮弹轰炸。士兵们在坑道内能容身的地方越来越小,再加上没有水源,大家都在靠意念与敌人对抗。因为敌人封锁太严,运输员带着补给在半路牺牲,通往上甘岭的路上,到处都是浸了血的物品。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上甘岭战役无进展,朝鲜其他战场的战斗都已结束,双方的目光都盯在上甘岭,大家都知道,谁在这里占了上风,谁在谈判桌上就硬气。志司不断打电话给秦基伟询问情况,秦基伟坚定地说:

“请各级首长放心,15军只要还有一个人,上甘岭战斗就要打下去!”

美军以为占领了表面阵地就赢定了,谁知志愿军凭借超凡的意志力坚持了下来,让美军像是坐在火山口上一样,时不时要面临一场攻击。敌人内部因此开始推卸责任,互相指责,却不知我军正在准备大反击。

10月30日晚上22点,15军将火力延伸,诱敌深入,再一个回马枪杀得敌人措手不及,经过一番激战,5个高地全被我们夺回,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秦基伟的带领下,15军破釜沉舟,血战43天,一战成名!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铮铮铁骨,寸寸柔肠

和平时期,秦基伟先后出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但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保持着那股拼劲,不断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党和国家以及军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于子女也言传身教。

虽然子女一直跟在秦基伟的身边长大,但他从来没有特意给子女讲自己曾经的长征经历和红军经历,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去影响他们。

而他的子女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感受到了来自他的无形力量。

秦基伟从不让他们搞特殊,他的二儿子秦天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父亲声名显赫,但是秦天依然是从最基层的战士做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班长,后又慢慢升为排长、团长、副师长等。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一件事令秦天一生难忘。在1986年,秦天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老山前线。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战斗,在出发之前,他找父亲谈话,在向父亲表态的时候说起了自己的“遗言”:

“上了前线,我决不会给您和妈妈丢脸。如果遇到意外,我就不能给你们尽孝了。”

说完之后,他以为父亲会安慰他,让他不要想得这么悲观,谁知秦基伟却生气道:

“作为一个军人,首先要想到胜利。我打仗打了十几年,经历了多少恶仗、硬仗,你们这个仗算什么!”

当时秦天听了这番话,还不太理解父亲的用意。直到后来才明白,父亲只是希望自己不要被离愁别绪影响信心,所以拿出军人气概鼓励他。

有了父亲的激励,秦天在到达前线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慌乱,而是冷静分析当下情况,严格要求部下训练,在演习的时候把误差控制在几秒之内。得益于此,他们团上战场时表现得很好。

而秦天虽然是团长,却没有在后方指挥,而是选择和战友们一起作战,令己方士气大增。在这一次战斗中,秦天多次出色完成任务,还立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两次。

秦基伟儿子秦天到边境作战,含泪辞行,秦基伟臭骂:这小仗算什么

在秦天眼中,父亲既是严师,也是慈父。在日常生活中,他时常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所以在父亲八十大寿的时候,秦天写下了“铮铮铁骨、寸寸柔肠”送给父亲。在他看来,父亲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时候,向来都是铮铮铁骨,从不畏惧,也不屈服。而在面对战友、亲人时,却是寸寸柔肠。

秦基伟的一生,就如同他自己在回忆录里写的那样:

“我活着干,死了算,革命到底的初衷始终没有变;我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精神始终没有变!”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是真正的“百战将军”,在他面前,许多战役都只能称为小仗。而他对于子女的影响,也远比自己所认识到的更深刻,他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风范不仅是他子女的榜样,更是当代人的学习榜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