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涉及到晋国四代国君和赵家三代人,两个荡气回肠的历史精彩故事。第一个故事是《闹朝击犬》,第二个故事是《搜孤救孤》,下面我就分别给大家简单讲讲这两个故事。屠岸贾诛杀赵括一家的前因后果,就包含在这两个故事里边。

故事需要从春秋时期晋灵公说起。晋灵公荒淫暴虐,只知道吃喝玩乐。按说,一个国君喜欢吃喝玩乐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晋灵公在屠岸贾的撺掇下,玩出了花样了。
晋灵公在绛州城里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游乐场所,就“桃园”。园中的绛霄楼雕梁画栋又高达几十丈,站在楼上,绛州城的美景尽收眼底。
晋灵公在园子里玩,在楼上观景,又养了一只凶猛的狗叫灵獒。众侍卫和属下有过失的,灵公就纵犬咬人,经常把下人咬死。众人都敢怒不敢言。晋灵公有一天在绛霄楼上观景,他们用弹弓打鸟,打着打着觉得不过瘾,两人就用弹弓进行打人比赛,看看谁打中得人多。具体方案就是用弹弓打行人的眼睛。
屠岸贾一边打还一边喊叫着“楼下看弹!”来曲意逢迎晋灵公。结果,街上的老百姓有的被打得鼻青脸肿;有的被打得眼裂耳碎,老百姓就赶紧四散逃跑。晋灵公一看老百姓要逃跑大怒,心想:“我不就玩个弹弓吗?给我打几下有什么了不起的吗?还至于吓成这样吗?”于是晋灵公索性指挥手下一齐发弹,结果跑得慢的百姓被打得头破血流。灵公和屠岸贾则高兴的手舞足蹈。
灵公要吃熊掌,结果厨师做的不熟。灵公一怒之下就杀了厨师,将厨师肢解。
灵公一些列的荒唐行为,使得相国赵盾大怒。赵盾多次向灵公进谏并呵斥了屠岸贾,屠岸贾因此对赵盾怀恨在心。
灵公和屠岸贾两人觉得赵盾是他们寻欢作乐的绊脚石,就决定刺杀赵盾。屠岸贾就是具体实施的人。
屠岸贾就先派出刺客在深夜去刺杀赵盾。结果刺客发现赵盾废寝忘食地学习和操劳国事,是一个大贤臣,不忍心刺杀赵盾,又无法回去交差,就干脆自杀了。
刺杀失败,屠岸贾又准备用灵獒犬咬死赵盾。屠岸贾就用草人扎成赵盾的模样,在草人的肚子里放上猪肉,来训练灵獒,使得灵獒一看到赵盾,就冲上去要撕来赵盾的肚皮。
等灵獒训练的差不多了,灵公和屠岸贾就假装要认错,而请赵盾上朝议事。赵盾一进了宫门,屠岸贾就放出灵獒,灵獒直扑赵盾。赵盾身边有一个贴身护卫叫提弥明的,武功高强,他三拳两脚地打死了灵獒。比武松打虎要省劲的多啊!
赵盾知道了灵公和屠岸贾阴谋,他不愿意杀死灵公搞政变,就只好出去避难了。
赵盾走后,他的弟弟赵穿杀了灵公,迎回了赵盾。他们立灵公的儿子黑臀为国君,就是晋成公。晋成公把国政委托给了赵盾,把女儿庄姬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他们就是下一个故事的主角)屠岸贾见风使舵,向赵盾认错,被赵盾放过了。赵盾的一念之仁,害了自己的儿孙满门。
成公死后,儿子晋景公继位。景公就是赵朔的舅子哥。景公干了几年国君,就又开始走他爷爷灵公的老路,宠信屠岸贾,大搞吃喝玩乐。屠岸贾取得了景公的信任后,就开始陷害赵朔。屠岸贾告诉景公当年灵公被杀的事情,并在大力歪曲事实的基础上对赵盾当年的作为大批特批。使得景公产生了为他爷爷报仇雪恨的想法。于是,本文的第二个故事《搜孤救孤》发生了。
赵盾、赵穿都死了,要报仇就只能对他们的后人赵朔下手了。晋景公为了给爷爷报仇,就杀了自己姑父赵朔一家。仅剩下他姑姑庄姬活命。执行屠杀任务的是屠岸贾。
庄姬怀孕了,屠岸贾就派人死死盯住,一旦发现庄姬生下儿子,就准备立即来个斩草除根。
庄姬进宫藏在母亲成夫人身边。她生了孩子以后,屠岸贾得知消息就带兵前来搜查。庄姬生的儿子赵武被门客程婴和公孙忤臼救出,并由公孙忤臼藏匿起来。
屠岸贾在成夫人宫里没有搜到婴儿,就进行全城大搜捕,同时限期程婴半个月交出婴儿,否则就把全城同庚的孩子全杀死。
为了搭救赵武和全城同庚的婴儿,程婴就在公孙忤臼处用自己的儿子换出赵武。然后程婴和公孙忤臼约定,他们向屠岸贾献出程婴的儿子。于是,程婴到屠岸贾处举报公孙忤臼藏匿赵武。屠岸贾就带兵抓到公孙忤臼,夺取了他手上的小孩。这个小孩就是程婴用来替换赵武的儿子。屠岸贾当场摔死了程婴的儿子。赵武因此得救,被程婴抚养成人。十五年后,晋悼公为赵家平反。悼公诛杀了屠岸贾,并任命赵武担任司寇,取代了原来的屠岸贾。
屠岸贾屠杀赵朔满门完全是公报私仇、以怨报德。赵家跟屠岸贾之间的矛盾就是忠奸不两立的真实写照。屠岸贾一味谄媚三代国君,而赵家也以忠于职守为己任,反复进谏。最后,屠岸贾和赵家势不两立。赵盾当时有能力除掉屠岸贾,却因为妇人之仁而放弃,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以至于差点就断子绝孙了。如果不是程婴和公孙忤臼的忠义,赵家别说是平反昭雪,就是想延续香火都似乎有点天方夜谭。所以,古人云:
“以德报怨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以直报怨。如果我们以德报怨了,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报答德呢?”
赵盾以德报怨,招致灭门之祸。所以我们一定牢记古训: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