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教会的黑暗统治下,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出现了由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帝国,法兰克帝国之后,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形成,并与中东的伊斯兰世界对立。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教会的黑暗统治下,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但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执掌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民众愚昧,没有阅读知识的权利,被教会无情压榨,因此进入黑暗的中世纪。那么如此愚昧的欧洲,是如何冲破中世纪的黑暗,赶超中东和东方文明的呢?

精神的演变:文艺复兴

众所周知,近代与中世纪的分割普遍认为是文艺复兴。源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传遍了整个西方。从时间的角度,文艺复兴横跨了4个世纪(13世纪--16世纪)。享有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第一位诗人美誉的学者——但丁,在1265年降临于世,又在1321年与世长辞。(大约为宋末元初时期)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教会的黑暗统治下,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文艺复兴最晚在公元14世纪初就已经在意大利破壳而出。各个学者(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马基雅维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出现,这个时候的西欧,已经走出了被教廷压抑统治的黑暗时代。

大概是历史的分期众说纷纭,常常会形成一个时间上的错觉,比如当法国开展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我国还处于乾隆的封建专制中。

在当时的西方,文艺复兴的主要意义如下三点:

1.使人与神分割开来,导致西方以神为本主义开始向以人为本主义慢慢转移。新世纪的我们可能不会感同身受,但这对基督教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2.文艺复兴并不只是同名字一样体现在文艺上,它由此辐射,影响扩展蔓延至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促进了商业和经济在西欧的繁荣发展。

3.这一时期真正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思维,教育也由此迎来大发展时期。

世界观的开拓:大发现时代

到达亚洲的新航路被以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为代表的西班牙、葡萄牙航海家开辟并发现了美洲。世界历史从这一刻真正意义上的到来了。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教会的黑暗统治下,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地理上的重大发现,使西方人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欧洲本身,不再拼命地对伊斯兰世界发动圣战,换一种说法,正是全球的不断殖民使西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思想的解放:摆脱神权束缚

在公元16世纪,德国发生了宗教改革。缘何会在德国?具体来说是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在中世纪,西欧也曾主张一个教皇、一个皇帝,不过与我国相反,教皇位高权重,皇帝徒有虚名,处处被架空。由此,对日益腐败的罗马教会的反抗开始了。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而天主教在欧洲则演变出了马丁·路德的新教。天主教着重于对基督的忠诚,相对狂热;新教更加理智与克制。随着时间的发展,马丁·路德导致的宗教改革扩散至整个社会的普通民众。西方的普通民众第一次能够自己阐述知识的意义。

新教自诞生开始,就与天主教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德国的三十年战争就是这场思想层面战争的具象化。此时正值我国明清之际(1618-1648年),宗教战争的结果是在战争结束后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其中注明给予新教徒自由信仰,并承认民族国家维护的主权,这一规定开创了权力平衡原则的先河,现代的国际体系也是从此拉开序幕。

物质上的飞升:工业革命

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超越的本质,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这一系列事件都给科学革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教会的黑暗统治下,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列车驶入公元18世纪,清朝封建专制鼎盛之时,西方正变化莫测,从未有过的变化随工业革命的发生而展开。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首次发起,然后蔓延全球,“日不落帝国”的核心便是工业革命。

结语

公元1643年,大明最后一位将才孙传庭战死,公元1644年,清朝兴,明朝灭,此时的中国依然在朝代更迭中轮回。此时的西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固然深厚,但在近代的历史浪潮中,中国并没有抓住世界的机遇,以至于有后来的百年屈辱。在今天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甚至引领时代潮流,不让历史上的屈辱重现,如此才不负我国五千年之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