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魏忠贤曾留下13字箴言,崇祯帝不听,最后大明亡了

在历史上但凡说起宦官,总会与专权擅政、祸国殃民相连。在几千年的封建史上,他们如跗骨之蛆一般滋生在皇权之上,备受人们指摘,如篡改秦始皇嬴政遗诏,与李斯、胡亥合谋的赵高;更如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出征,以至土木堡之变的王振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一不在历史的节点上,左右了当时朝代、时势的发展。

而当历史发展到明朝末年,当时势都不站在大明王朝这一边之时,一个狂妄到自称“九千岁”的太监亦是如此,权倾朝野,但他与赵高、王振们不同的时,他的一系列举动却都是王朝系身,更是面对时局危殆,曾留下了13字箴言。可惜的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崇祯帝并未听从,终于大明王朝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也在农民军的攻伐、满清的攻伐之中轰然倒塌。

魏忠贤曾留下13字箴言,崇祯帝不听,最后大明亡了

他就是魏忠贤。出生于河北肃宁的他,一开始并不是太监,甚至有媳妇、女儿,但是他有一大嗜好,那就是爱赌钱。但是赌钱又一直输,最终房子、媳妇、女儿都成了抵押物。

尽管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曾经严厉治理赌博,甚至于在《金陵锁志》中有朱元璋将赌徒们关押在秦淮河畔,令他们只许赌博,不许吃饭,活活饿死的事例;但也终究难以抑制人性之中的不劳而获心态。显然魏忠贤就是这种心态作祟,甚至在卖无可卖之时,又去赌博,终于再也没有了东西可以还债。于是,狠心之下他自己自宫做了太监。

魏忠贤曾留下13字箴言,崇祯帝不听,最后大明亡了

当然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他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在入宫之后,虽然他并不识字,但“担当能断,顾猜很自用,喜事尚谀”这些优点,也让他很快便成为魏朝手下的得力之人。

魏朝何许人也?朱常洛生母王才人的衣食太监。尽管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乃是群臣与万历帝十几载国本之争,才得来的;王才人也更不如郑贵妃得宠;但作为未来储君母亲的跟班,魏朝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大树。于是,魏忠贤也被魏朝安排给朱常洛之子朱由校伴读。

最终,1620年万历帝崩逝,朱常洛登基。但朱常洛却天不假年,红丸案终于也将这位在位不足月余的年轻皇帝带走,鬼使神差大气运之下,魏忠贤也成为了新君朱由校的心腹。

魏忠贤曾留下13字箴言,崇祯帝不听,最后大明亡了

而且魏忠贤还攀附上了朱由校的另一个心腹——奶妈客氏。本客氏与魏朝曾为对食,可无奈魏忠贤追客氏有两大法宝“六十肴一席,费至五百金”、“魏虽腐余,势未尽,又挟房中术以媚,得客欢”。舍得花钱,有能力,客氏自然也就抛弃魏朝,成了魏忠贤的内助。

于是,在天启帝喜欢木匠活,无心朝政,客氏以及自己的努力之下很快魏忠贤便实现了大权在握。

把持朝政之下,自己身穿蟒袍,排除异己,麾下五虎十孩攀附者众。此时的大明朝堂上,其实还有东林党人。东林党人,自诩君子自然对于宦官专权不能忍,上书直陈魏忠贤之罪。

魏忠贤曾留下13字箴言,崇祯帝不听,最后大明亡了

但是魏忠贤则残酷的杀害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这一方面他绝对不是忠臣,十恶不赦。可就当他耀武扬威之时,天启帝却溘然辞世,最终信王朱由检登基,尽管天启帝去世前,曾经对弟弟说魏忠贤可用。可惜的是,这位有着雄心的年轻新君,并未接受过帝王教育,上位伊始便果断的除掉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但临死之前魏忠贤还是说了一句共13个字“重用东林党人,大明亡国不远矣”。

此后,朱由检便开始委任东林党人,出任内阁。可惜的是,随着时局的发展,他发现一切都变了。原本,在魏忠贤专权时,还能任用赵南星、孙承宗、袁可立等人经略东北,与满清实现平衡,抑制其攻势的局面,逐渐被打破。1630年,更是发生了自己委以重任的袁崇焕,重金打造的关宁防线对于皇太极率十万大军进犯京畿而无所知的局面。原本还能勉力支撑的财政,也在废除了三税后更加捉襟见肘。

魏忠贤曾留下13字箴言,崇祯帝不听,最后大明亡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很残酷的历史现实是,历史是扁平的。它不会因为智谋,年龄,势力来简单的推导出结果,它要的是结果论。对于当时的大明王朝而言,它需要的是对内能够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能够征缴赋税;对外能够克制皇太极、多尔衮的攻势的人,显然讲着仁义道德的东林党人不是选择。

当崇祯帝面对李自成的农民军之时,曾多次提出迁都,却都为东林党人为首的朝臣所阻,当1644年来临,最后他派人收敛魏忠贤遗骨入葬时,或许他才明白这个道理。但为时已晚,大明已亡,自己也在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这是风骨;但这更是无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