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韩信这样经天纬地的大才,为什么前期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的人经商是一把好手,但是打仗未必行;有的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种地未必行。最重要的就是物尽其才,人尽其用。那么为什么韩信早年连自己都养不活呢?下面让我来给您分析分析。

一、韩信的早年经历

关于韩信的早年经历,史书上的记载并不是非常多,只是短短几句话就可以让我们看到韩信早年的凄惨经历,史书上是如此写的: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韩信一开始还是个老百姓的时候,贫困没有正当职业,让他当官不行,让他经商也不行,最终韩信只能寄居人下,依靠别人生活,因此人们认为他是个无赖汉,都十分讨厌他。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韩信此时此刻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可以说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的那种人。有人会说了,韩信胸有韬略,为什么连一碗饭都吃不上呢?其实我们可参考姜子牙的早年经历,在《封神演义》小说中是如此说的:

姜子牙从昆仑山下山后,需要生活,因此一开始编笊篱来卖,结果一个都卖不出去;后面姜子牙又磨面粉来卖,结果一天只卖了一文钱;后来姜子牙又开酒店,结果酒店里的饭菜全臭了;后面姜子牙又卖牲畜,结果牲畜都跑了。

就从早期经历看,姜子牙和韩信是非常像的,两个人都不擅长做普通人做的事情,以至于做什么陪什么,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这二人恰好就处于我们所说的一个境地,那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韩信这样经天纬地的大才,为什么前期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二、英雄无用武之地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你本事再高,但是没有一个你施展本领的空间也是不行的。

韩信擅长的是什么?是兵法和韬略。这种本事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够实现。而韩信所在的时候,秦始皇已经扫平了六合,天下一统,可以说是无仗可打。史书上记载: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可以说此时天下已平,被秦始皇设为三十六郡,并且安插了心腹官员进行守护,人们被牢牢地控制在了土地之上。另外还收集了天下所有的兵器,将其销毁,铸造成了十二个金人。

因此此时可以说是天下太平,并无大的战事,对于韩信这种胸有韬略的人来说,这种太平盛世并不适合他发挥。倘若天下一直太平,恐怕韩信也只能声名不显,最终泯然于众人罢了。

韩信这样经天纬地的大才,为什么前期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三、韩信个人的性格问题

我们常说一个人有才华,会形容他为恃才傲物。这说得好听一些就是这个人因为有才华而与众人格格不入,说得不好听就是这个人不会做人,性格乖张。而韩信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人。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为生理需求,也就是我们说的“吃得饱,穿得暖”;最高层次为自我需求,也就是说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可以说韩信在连最低层次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就开始追求最高层次的满足了。这种落差感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可想而知打击有多大。因此韩信就会有自以为自己才高八斗但是却屡屡遭受身边人的刁难和挖苦的情况出现。

韩信性格突出特点之一就是高傲。例如说韩信与樊哙、灌婴等人同朝为官,按理来说这一批人比韩信的资历老,而且还是刘邦的老乡,就算韩信不巴结他们也应该和他们平等相处,但是韩信不一样,韩信是这样的: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也就是说韩信速来轻贱灌婴等人,面对着樊哙对他的示好,他居然表现出了一种不屑的态度。说实话,这种不尊重人的态度在官场是大忌,但是韩信恃才傲物却丝毫不顾及。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为什么韩信做小吏的时候一事无成了。这种性格高傲的人,怎么可能与身边人相处的好呢?

韩信突出特点之二就是优柔寡断。例如说韩信曾经多次有机会自立为王,例如说蒯通曾经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但是韩信却以刘邦有恩而拒绝了;例如说钟离昧曾经劝说韩信“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韩信依然拒绝了。最终韩信在实力最弱的时候却想要叛乱保住自己一命,最终被吕后诛杀。

说实话,商场如战场,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去经商,恐怕效果并不会太好,因此韩信经商一事也以失败告终。

不得不说,韩信因为自身性格的问题,决定了他不论是做官还是经商还是种地都会一事无成,他一生的出路就在于不断地打仗以凸显自身价值。

韩信这样经天纬地的大才,为什么前期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文:日航通鉴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韩信这样经天纬地的大才,为什么前期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