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白了!“清教徒”究竟是什么?

作者:看世堺
明白了!“清教徒”究竟是什么?

60多年前的北美人还是挺淳朴的,至少没有现在那么多“红脖子”。

如图所示是当时极为流行的一款自行车产品,带有收音机的功能,甚至还有夜行车灯,那时候很多北美人拥有清教徒的传统思维,通俗来说,这个清教徒可以理解为就是更为保守的新教徒。

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入世修行”,遵循着勤劳致富的原则,厌恶不劳而获,强调节俭自律和亲力亲为,努力为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而奋斗。

明白了!“清教徒”究竟是什么?

在那个年代,他们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了,冒着严寒骑着自行车去工厂上班,哼着小曲,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各类世界大事,欢欣鼓舞地来到了工厂,像老黄牛般劳碌一整天,下班之后又愉快地骑着自行车回家抱老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北美人最怀念的一段时期,加上恰逢婴儿潮,人们对新社会和新家庭充满了期待,激情昂扬地用一砖一瓦堆砌着梦想中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事情,但又不觉得累,过得异常充实。

明白了!“清教徒”究竟是什么?

现在北美的这种清教徒已经不多了,但在中西部的地区还能看那种原汁原味的清教徒,那边的很多人对东方印象还停留在清朝的时候,觉得还留着辫子和戴着斗笠在田地里牵牛扶犁耙田,有一种很神秘的异域气息和遥远的心理距离。

他们中的好多人一辈子也没去过纽约和洛杉矶这种大城市,有点保守、无知、懵懂,但又很勤劳、善良,他们觉得大城市里的人太狡猾了,很不好打交道,也讨厌冷漠无情的人际关系,觉得还是中西部农村里的生活最舒服。

因为清教徒的骨子里有着一种服从调教的特质,并且坚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有利于内部团结和国家建设,大城市里的人太注重个人主义,在这群清教徒眼中就是一群异类。

明白了!“清教徒”究竟是什么?

清教徒,源于拉丁文的Purus,意为清洁。 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他们反对专横、奢侈、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的生活态度。

实际上,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历史上很多商业实践。如今有学者认为在过度分工的模式下,商学院毕业的专职经理人取代全能型管理者是大组织/企业管理衰退的原因,所以北美学者们呼吁重新从1920年到1970年间的管理黄金时代中学习。

学习清教徒们的各种优秀品质,包括较强的组织能力,强调勤奋、简朴、节制、务实、诚信、重视集体利益等美德(类似于“富兰克林的十三条美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