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今天,收到了集美大学文学院夏敏教授的留言。夏教授是位资深的人文学者,曾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中琉邦交与涉琉文学研究》,对冲绳(琉球)的民俗较为了解。看到我在研究福建的狮文化,他陆续给我提供一些参考书书目,并讲述其对“琉球狮子”的印象,如留言所道:
鸿东兄:前3张是我2015年在冲绳的琉球大学交流、讲学时摄于校本部办公室门口的石狮子;最后1张是我2019年再度重访琉大交流时摄于该校图书馆的照片,我肩后侧上方台阶上一只小石狮蹲守。在冲绳,房前屋后这样的石狮子数不胜数,景点把它作为冲绳特色吉祥物出售。冲绳华人聚居点久米町民居墙面刻着“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也是比比皆是。不过,它们跟石狮子是分离的,不像闽南多地狮与石敢当合为一体,但都是作为辟邪厌胜之物对待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导刘晓峰教授曾有专文(日文的,发在哪里忘了)称冲绳石狮子至少3万个,据我目测,应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冲绳本岛和周边八重山、奄美、宫古、姑米岛等岛屿上石狮子也是家家户户都有,只是个头都不大。冲绳(琉球)石狮子及墙面“(泰山)石敢当”字样,显然源头全在中国。历史上福州是琉人登陆中国大陆唯一合法点,也是中国册封使赴琉唯一离岸点,所以福建厌胜物东传琉球是今日琉球石狮子及石敢当的主要源头。因我近10年一直研究中琉文化关系,主持涉琉多项国家基金项目,常往返中日,有机会常往返中日,跑遍了冲绳的角角落落。这些材料供你参考。
夏教授的留言,让我思考良久。一是冲绳的“琉球狮子”竟如此之多,“至少3万个”,甚至“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二是冲绳的“琉球狮子”与石敢当,都源自中国,都源自福建的厌胜物。这让我不由想起台南的“剑狮”、金门的“风狮爷”,东南亚唐人街的“剑狮兽牌”,这又何尝不是源自福建。前阵子,我一直在到处寻找大陆剑狮并不厌其烦地努力著文告诉读者:台南“剑狮”的原乡在漳州,是福建厌胜文化的东传。
福建狮文化太神奇了!福建厌胜文化太神奇了!我为什么要研究福建厌胜文化?与福建的民间信仰一样,福建的厌胜文化是福建的战略性文化资源,未来国际化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业的“珍贵面粉”!前述的冲绳、台南、金门,都非常成功地利用开发了这种重要的战略性文化资源。福建呢?福建呢?福建呢?值得深思呀!
这些年来,鸿东致力于福建厌胜文化的发现、提炼与整理,有些人会好奇:为何不等到退休时再做?我只能说,夏虫真不可语冰。幸运的是,还是有很多人理解、支持,这是我能坚持在业余时间把“人文发现”做了近七年的原因。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