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末北京之战失败,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异常严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加之明朝政府的严苛赋税,使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陕北农民不得不铤而走险,进行起义。从天启七年(1627年)陕北农民起义开始,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已经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农民起义席卷全国。之后,李自成发兵对明王朝进行最后一击,二月,在山西进行宁武之战,夺取太原。三月初,京师屏障大同、宣府也相继攻陷,起义军剑指北京城。

明末北京之战失败,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晚明面临的局势危急: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并寻机频繁寇关,严重影响了明朝平定內乱之战略部署!内有无法扑灭的农民军起义,导致明朝的统治基础动摇,统治秩序混乱,天下之人心也因此而出现了浮动。而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讲,如果不能做到稳定人心,凝聚举国上下的意志共渡时艰,则都将因此而坠落到灾难的深渊!

明末北京之战失败,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明朝的资本萌芽理论依据是徐一夔的《织工对》而《织工对》所描述的时间节点则是元末明初,再看看朱重八的所作所为,你就会发现,所谓的资本萌芽时期就是元末而非明初了!当然知乎朱重八之后朱允炆即位,没消停两年朱四汗靖难夺走了皇位,这段时间节点更不可能资本萌芽,首先朱允炆时期就是完全的照搬朱重八的政策,朱重八立下的必须执行到底。

明末北京之战失败,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崇祯末年,明王朝尚存在着战斗力极强的关宁铁骑,当京师受到威胁时,若将在边防守卫的精锐部队调回勤王,农民军未必能将北京城顺利拿下。因为在日后的战斗中,无论是山海关之战还是入关随清军追缴李自成起义军,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都显示出极高的战斗力。正当农民军打破山西防线,向北京推进时,朝中就有大臣向崇祯帝进言:“孤悬二百外,三面皆绝域,守御极难。且寇氛日迫,三辅震恐,则撤兵归守关门,挑选锐士西行遏寇,亦救乱之一策。”“弃山海关外宁远、前屯二城,徙吴三桂入关,屯宿近郊以卫京师。”面对农民军逼近的严峻局势,崇祯皇帝命令内阁大员进行讨论,但大臣们因怕日后承担弃辽东之地的罪名,皆不敢提调回边防精锐之策。

明末北京之战失败,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