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内史也有治狱权,诸侯王的话都敢不听

为替苍生伸枉滥,幽灯清泪译残篇;

从来毁誉他人事,一瓣心香留世间。

——为《古案今读》作。

《古案今读》——263.内史却狱

【原文】

元光六年,衡山王入朝,其谒者卫庆有方术,欲上书事天子,王怒,故劾庆死罪,强榜服之。衡山内史以为非是,却其狱。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

出自《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

内史也有治狱权,诸侯王的话都敢不听

【译文】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衡山王刘赐入京朝见汉武帝。跟随衡山王刘赐一同来到京都长安的,还有一名负责联络接待的官员(谒者)卫庆。卫庆这个人懂一些方术,就想留在京城侍奉汉武帝。

衡山王刘赐大为恼火,等到再回到衡山国后,就把卫庆给抓了起来,并诬陷卫庆犯了死罪,然后命人严刑拷打,直到打得卫庆承认犯了死罪为止。衡山王刘赐就把卫庆交给了内史,由内史按死罪惩处卫庆。

内史认为卫庆是被冤枉的,就不肯受理此案。衡山王刘赐就指使官员给汉朝廷上书控告内史有案不办,内史这才根据朝廷的旨意,把案件接了过来审讯。经审讯,内史就向朝廷报告衡山王刘赐理屈,故意迫害卫庆。

【古案今读】

从这起案件来看,衡山王虽然是诸侯王,但是他惩处官员的权力其实已经大幅的缩减了。对于谒者这级的官员,还需交由内史负责审理定罪处罚。

内史虽然是衡山国的内史,但是他的权力是不受衡山王制约的,而是代表汉朝廷在诸侯国行使权力的,他的任命也是由汉朝廷说了算。所以才有衡山王给朝廷上书控告内史的问题。

汉武帝时期,内史在诸侯国具有治狱的职能和权力,在审理案件上是不受诸侯王辖制的。像这种逐步消减诸侯王权力的做法和制度,对中华民族的统一是有相当大的贡献的。

(免插拔,好用数据线,保护手机插口)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严禁私自抄袭、转载)

《古案今读》太需要您的支持了,您的点赞就是我们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