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代为了解决诸侯王的问题实行了推恩令政策,为何诸王不反抗?

汉武帝的推恩令最主要能够成功的原因无非二点,一是这道命令是皇帝下发的圣旨必须执行,这是常理;其二就是推恩令让诸侯王不得不得不执行,要是不执行自己的儿子们绝对不会答应的,特别是次子等非嫡长子的孩子。正是因为这个推恩令,使得这些原本没有机会得到分封土地和财富的儿子也有了这样的机会,那么他们肯定是会积极响应和执行朝廷的命令的,毕竟能拿到一部分财富和权力,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诸侯王们也知道这条命令的真真正意义所在,就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使得朝廷一家独大,让任何地方的诸侯都没有机会能够挑战中央,从而影响统治的稳定。如果他不这么做,那么必将和儿子们之间关系恶化,影响家庭团结,甚至有可能会被举报到朝廷,那就得不偿失了,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执行这道命令。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汉代为了解决诸侯王的问题实行了推恩令政策,为何诸王不反抗?

推恩令的情况

根据目前的史书记载,在汉代开创的初期,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孩子是得不到任何封地的。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地诸侯国面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且还下辖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因此严重威胁着朝廷的统治,后来也爆发了七国之乱,这种情况越来越被统治者所不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元前127年,当时的皇帝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主父偃关于削弱诸侯国实力的建议,颁行了“推恩令”。而所谓的推恩令内容主要是: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原来诸侯王的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其领土的面积和地位相当于县。

这道命令实施以后,很好地解决了之前一直威胁中央的诸侯国问题,因为这些诸侯国的土地越分越小,后来达到了百十个诸侯国。这些结果使得之后的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中央集权得到有力的巩固。这使得诸侯王国在名义上没有被进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诸侯王进行武装反抗的可能。即使有诸侯王敢拥兵自重进行叛乱,也很快能被平息,因为其整体实力是无法和朝廷对抗的。推恩令的实施结果,使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一步解决了。

汉代为了解决诸侯王的问题实行了推恩令政策,为何诸王不反抗?

推恩令顺利实施的原因

汉武帝的推恩令能够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还是利用了地方诸侯儿子之间的矛盾以及诸侯王本身的情况。当初按照规定诸侯王的位置和封地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只能另谋出路,这使得很多次子等没有继承权的儿子心中很不满,也使得诸侯王家庭内矛盾重重。

而推恩令的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非嫡长子的儿子也都拥有了继承权,即使自己只能分到其中的一部分,那也比什么都没有好多了。所以诸侯王的儿子们是极其欢迎这条命令的,当然嫡长子可能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因为不是所有的嫡长子,诸侯王都喜欢的,有的人更喜欢自己的次子或者三子,想给他们一些封地让他们过得更好,但是苦于之前的规定没有办法,现在推恩令下了,正好可以这么办理的,把自己封地分给自己最喜欢的儿子,让大家人人都有机会获得。

倘若诸侯王不愿意执行,那么将背负罪名和家庭内孩子的抵触,他们有机会通过这道命令获得封地和财物的,自己的父亲却不愿意这么做,那会激化矛盾,所以诸侯王们知道朝廷的用意所在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汉代为了解决诸侯王的问题实行了推恩令政策,为何诸王不反抗?

综上所述,在汉代实行的推恩令很好地解决了之前一直困扰朝廷的地方尾大不掉的情况,使得诸侯王们的实力逐步削弱,最终无法对抗朝廷,稳定了统治。

继续阅读